天天看點

FF91預定資料造假,号稱1.4萬輛訂單,實際僅幾百人付款

作者:龔進輝

别看賈躍亭治下的FF造車能力不行,但總能吸引各方目光。這不,虎年伊始,FF獨立董事會組成的特别委員會新鮮出爐的調查結果便引起外界關注。

去年10月,美國做空機構J Capital Research釋出一份長達28頁的做空報告,對FF的研發投入情況、投産能力、資本運作表現和創始人賈躍亭本身進行多項質疑,認為FF一輛車都賣不出。

為了回應外界質疑,FF專門成立一個由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别委員會,以調查相關指控。經過3個多月的調查,特别委員會得出兩個重要結論:

1、對于FF與PSAC于2021年7月進行的業務合并,某些公司員工向某些投資者發表的關于賈躍亭在公司中的角色資訊不準确,賈躍亭在企業合并後對公司管理的參與程度更大,比向某些投資者展示的要多。

2、公司在業務合并前的聲明稱,已收到超過14000份FF 91車輛的預訂可能具有誤導性,因為這些預訂中隻有數百個已付款,而其他(總計14000個)未付款。

先說第一點,2019年9月,賈躍亭卸任FF全球CEO,轉而出任CPUO(首席産品和使用者官),CEO一職由寶馬前高管畢福康接任。據悉,CPUO是新設立的崗位,主要負責網際網路生态系統戰略的整體落實,上司人工智能、産品定義、使用者擷取、使用者體驗和使用者營運等相關工作。

而畢福康擔任FF全球CEO職位後,将全面帶領公司核心團隊實作戰略目标,持續打造行業領先的技術及産品,管理團隊高效運作,并重點推動彼時正在進行的融資活動。

不難看出,畢福康與賈躍亭分工明确,各自負責自己擅長的領域,前者負責汽車研發制造等傳統汽車較具優勢的業務,後者負責網際網路較具優勢的相關業務。按理來說,畢福康是FF一把手,但從特别委員會公布的調查結果來看,賈躍亭才是FF實際控制人,擔任CPUO并不代表其權力被限制,話語權甚至高于畢福康。

但遺憾的是,去年7月FF上市時,對于賈躍亭扮演的角色,官方向某些投資者展示得并不夠充分,或者說有意淡化、隐瞞,而這正是投資者的核心關切之一。要知道,此前FF融資一直不順,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投資者擔憂信譽破産的賈躍亭仍牢牢掌控FF。

再說第二點,說白了,就是FF91預訂資料造假,把絕大多數未付款的訂單也計算在内,真實有效的訂單隻有區區數百個而已。熟悉賈躍亭的人都知道,營銷虛假繁榮或誇大宣傳是他一貫的操作伎倆,當年執掌樂視期間便“屢試不爽”。當然,也免不了總被外界質疑。

一個實錘便是,去年4月,監管機構對樂視網處于重罰,由于連續十年财務造假及非公開發行欺詐發行等行為,樂視網和賈躍亭分别被處2.4億元天價罰款。消息一公布,頓時震驚業界,原來賈躍亭弄虛作假這一套玩得如此666,竟然能持續十年之久。

如今,FF91真實預定資料浮出水面,隻有少得可憐的數百個,代表其受歡迎程度一般,并沒有賈躍亭所賣力吹噓的備受追捧,将直接影響FF91搶占高端豪華汽車市場。他曾不止一次表示,FF 91将實作對邁巴赫、法拉利、賓利等傳統超奢華汽車品牌的颠覆。

顯然,FF91區區數百個訂單,想與邁巴赫、法拉利、賓利掰手腕都難,颠覆更是無從談起,這對于志在必得的賈躍亭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除了上述兩個結論直接打臉FF官方之外,特别委員會的調查報告基本支援FF,強調對于公司面臨的其他指控,包括此前J Capital Research的做空報告,均未得到審查證據的支援。

在我看來,對于命運多舛的FF來說,特别委員會公布的調查報告可謂喜憂參半,其當務之急是在盡快送出2021年Q3财報和修訂後的投資者聲明之餘,全力推進FF91量産,確定在今年7月實作如期傳遞,這是其證明自己的先決條件。

截至2月2日收盤,FF報收4.22美元,上市半年來股價跌幅超過76%,市值為13.69億美元。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賈躍亭仍将面臨嚴峻挑戰,造車不易,FF且造且珍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