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群醫生給 800 多集醫療劇打分,還發了論文

本文作者:劉漫

無論打開哪部醫療劇,沒有心肺複蘇術的場景就仿佛是沒有在夕陽下奔跑的日劇,失去了靈魂。

肉眼掃描 836 集醫療劇,确定 216 次可觀測的心肺複蘇場景,篩選 194 個可識别的按壓深度和按壓頻率的場景,研究者論證了它的離譜。

這群醫生給 800 多集醫療劇打分,還發了論文

圖檔來源:SooGif

丁香園曾調查 2012 名醫生,其中 94% 表示自己看過醫療劇,并且其中絕大部分人(85%)都在看劇的時候發現過醫療錯誤,其中心肺複蘇術(CPR)更被認為是目前醫療電視劇中存在最多的錯誤急救知識。

這群醫生給 800 多集醫療劇打分,還發了論文

參考文獻 2 截圖

《美國急救醫學雜志》上發表的研究,揭示了醫療劇中 CPR 的特點:大多數 CPR 都做的不準确,可治療效果卻比現實中好得多。

這群醫生給 800 多集醫療劇打分,還發了論文

參考文獻 1 截圖

研究背景

為了弄清醫療劇裡 CPR 做的準确程度、被施救患者是否有性别差異、醫生護士等施行 CPR 的品質差别、以及患者結局與現實中的差別這四個問題,研究人員可謂是披星戴月的追劇。

在 Google 和 Netflix 上搜羅了符合條件的醫療劇後,他們帶有統計目的地看了 31 部,多達 836 集,由于論文裡并未羅列醫療劇名,是以也不得知《實習醫生格蕾》和《豪斯醫生》的十多季是否占據了其中的大頭。

所有看劇的研究人員都是專業的,高水準的,絕不是如我們癱在床上啃着鴨脖一般,而是要互相獨立記錄劇中患者的資訊,施救者資訊、CPR 的按壓頻率、深度、胸廓回彈水準,患者結局等,再共同審查讨論,直到對所有資料都達成共識開始分析。他們最終确定了 216 次心肺複蘇術的場景與心髒驟停患者特征,和 194 個可識别按壓深度和頻率的場景。

這群醫生給 800 多集醫療劇打分,還發了論文

醫療劇中心髒驟停患者的特征(丁香園制圖)

醫療劇裡 CPR 大多做得不規範

在可識别的 194 個場景中,91% 的心髒驟停患者能夠立即接受 CPR,這和現實中的情況相差極大。可這優秀的資料背後,隻有 32% 符合美國心髒協會/歐洲複蘇協會要求的按壓深度,以及 44% 符合其按壓頻率。

考慮到醫療劇中的患者也是演員,而且 CPR 不能在有心跳的人身上做,是以研究者也表示,能夠了解為什麼大多數的按壓深度不夠。

這群醫生給 800 多集醫療劇打分,還發了論文

醫療劇中 CPR 規範比例(丁香園制圖)

醫療劇中 CPR 的操作規範是很重要的,它們作為普通公衆了解醫學知識的主要視窗和媒介,如果能夠傳遞準确的急救知識,就可以幫助更多心髒驟停的患者。

然而,有研究通過對幾種人群的比較發現,經常觀看醫療劇的普通人比偶爾看的人,CPR 竟然做得更差。可見,錯誤的誘導确實可能默默的影響着人們的認知,消耗人們對準确操作的學習。

劇中的輔助醫護人員更擅長 CPR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大多數場景中,CPR 的施行都是醫生來做的,極少數是護士或者輔助醫護人員。輔助醫護人員(paramedics)是工作于緊急急救情況下的醫務人員,可以定義為在患者送到醫院前提供進階生命支援服務的人員。

雖然從患者結局來看,三者的患者心肺複蘇術後自主呼吸循環恢複(ROSC)的情況相差不大;但如果比較 CPR 操作的規範與否,輔助醫護人員可謂是完勝醫生和護士。無論是按壓深度、按壓頻率、胸廓的充分回彈準确比例都遙遙領先。

是以在醫療劇中,醫生因為對疑難雜症的診斷而大出風頭,輔助醫護人員則在心肺複蘇術中表現的更好。

這群醫生給 800 多集醫療劇打分,還發了論文

醫療劇中三類醫務人員進行 CPR 的差異(丁香園制圖)

男女患者的 CPR 的差異

醫療劇接受 CPR 的患者中,男性 145 例,女性 67 例,還有幾個場景中的患者性别登記的是其它,資訊量過大就先不納入本文讨論了。

在可識别按壓深度和按壓頻率的場景中,男女患者的 CPR 是存在差異的。按壓頻率上,男女差異不大,可按壓深度上,男性享受的是更符合國際要求的 CPR。此外,除顫器的使用上,男性和女性沒啥差異。

這群醫生給 800 多集醫療劇打分,還發了論文

醫療劇中男女患者接受 CPR 的差異(丁香園制圖)

賓夕法尼亞大學一項研究顯示,這種差異在現實中也有所展現:當患者在公共場合發生心搏驟停時,有 45% 的男性能接受 CPR,而這一比例在女性中隻有 39%。與此同時,男性患者經 CPR 後的存活率比女性要高出 23%。

研究人員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一部分原因是「男女有别」的觀念。我們平時練習 CPR 都是在統一的複蘇安妮身上,而安妮的胸部沒有乳房,沒有任何女性的生理特征。久而久之,就成了定勢思維。

施救者可能會對 CPR 時觸碰到或損傷女性乳房而感到猶豫不決,使得按壓深度上不夠,進而也導緻了劇中和現實中,女性心髒驟停接受 CPR 後的存活率都比男性要低。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此前,紐約廣告代理商 JOAN Creative 還和聯合國婦女組織一起建立了「安妮小姐」(Womanikin),也就是在普通的心肺複蘇假人模型上裝上了針織材質的假乳房,用來模拟女性的胸部,希望以此緩解施救者在實操時突然面對女性患者的「尴尬」與「不習慣」。

這群醫生給 800 多集醫療劇打分,還發了論文

圖源:Womanikin 網站截圖

醫療劇裡 CPR 效果遠超現實

要評價 CPR 效果,肯定需要判斷自主循環呼吸恢複(ROSC),但在劇裡都很少描繪可觸摸到的脈搏和可量到的血壓,少部分會通過展示監護器上的節律來告訴觀衆:這個患者被搶救過來了。

但僅從入院心髒驟停和出院來考量的話,竟然有高達 62% 的總有效率。其中男性患者的存活率為 69.6%,女性患者的存活率不到三分之一。

然而根據BMJ的最新資料顯示,心髒驟停後在院外施行的 CPR 存活率約為 12%,院内施行的 CPR 存活率也僅為 24%~40%。醫療劇中這麼高的存活率可能影響到人們的認知,給予 CPR 過高的期望,可能進一步導緻醫療資源的浪費和醫患關系的緊張。

研究的局限性

因為醫療劇裡 CPR 場景的限制,按壓深度等都不能被準确測量,是以僅從幾個研究者的統一評價并不太可靠;而且整個複蘇過程并沒有被充分顯示,鏡頭一轉,幾輪 CPR 就過去了。

此外,患者出院後沒有被随訪,其并發症情況如何都是不清楚的。還有一點局限性是文中沒有說的:隻看了英文醫療劇。如果再加上其他國家的醫療劇,結果又是如何呢?

一部好的醫療劇,不僅僅要劇情完整、演員演技線上、拍攝技巧高超,最難能可貴的還是最大程度地還原醫療診治的規範和真實的醫療世界。

這群醫生給 800 多集醫療劇打分,還發了論文

策劃:z7

監制:gyouza

題圖來源:《豪斯醫生》截圖

參考文獻

1.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TVMD2%20study

3.Colwill M , Somerville C , Lindberg E , et 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n television: are we miseducating the public?[J].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 2017:postgradmedj-2017-135122.

4.https://www.bmj.com/company/newsroom/patients-overestimate-the-success-of-cp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