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Google贈送的2個開發者帳号,擁有這2個帳号可以提前體驗Google Wave。經過2天的體驗,基本上了解了Wave到底是什麼樣的服務,以及Google到底在想什麼。
Twitter上很多朋友問有沒有Google Wave的邀請,答案是沒有。我也隻有2個測試帳号。沒有帳号不要緊,我會在這篇文章裡以一個普通使用者的角度介紹Google Wave。

一、什麼是Google Wave
Google Wave是Google即将推出的資訊分享、協作、釋出平台,它是一個創新和整合的平台。它面向的主要對象是團隊成員。
網上的介紹不多,因為之前隻有少數的開發者和媒體拿到了測試帳号,而且有些報道比較難以了解,根本沒有必要将資訊細分為“wave,wavelet,blip”,這隻會讓人對wave産生不必要的誤解。
目前Google Wave沒有開放注冊,根據我的用後感受,Wave在一兩個月之内推出似乎不太可能,目前它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不少。
要想在Google Wave推出時第一時間使用,可以在這裡登記。
二、Google Wave的功能子產品
目前Google Wave有以下幾個功能子產品:
1、整體:
Google Wave的整體界面很有Gmail的感覺。
2、導航欄:
導航欄上的項目分别為:收件箱、活動項目、全部項目、我(參與)的項目、曆史記錄、垃圾資訊、設定、垃圾箱。
另外還可以自己添加搜尋和新檔案夾。
3、通信錄:
通信錄就是Gmail裡的通信錄,聯系人是相同的。
4、收件箱:
在這裡,資訊會像Gmail的郵件那樣被展示,未讀和已讀區分良好。
5、會話:
在收件箱點選一個會話或建立一個會話(wave)後,就是在這個區域進行編輯。
6、菜單:
這個Debug菜單是開發者預覽版裡獨有的,正式版裡面的選項可能與上面截圖有較大的出入。
三、Google Wave的功能
1、線上狀态顯示
如上面展示的“通信錄”部分,線上的人頭像右下角會帶上綠點,和IM一樣,每個人可以設定自己的簽名,但目前還不能設定狀态為“忙碌”、“離開”等。
2、群發資訊
資訊可以發送給一個人,也可以發送給多個人,比如下面展示的這一條會話:
3、多人會話
既然資訊可以群發,那麼多人回複肯定也是可以的。下圖展示的是一個多人會話執行個體:
4、富文本編輯
Google Wave的會話都是可以用富文本編輯器編輯的,不是簡簡單單的twitter純文字方式。
5、嵌入地圖
你可以在Google Wave裡嵌入地圖,然後發送給其它聯系人:
6、嵌入搜尋結果
如下圖,搜尋結果可以嵌入到wave中去,包括網頁搜尋、圖檔搜尋、視訊搜尋、圖書搜尋等等:
7、檔案共享
除了嵌入網上已有的資訊,wave還提供了檔案上傳選項,你可以和聯系人上傳分享照片等檔案。在我的測試過程中,上傳速度并不理想。
8、嵌入Gadgets
你可以在wave裡嵌入一個Google提供的,或者你知道其URL的Gadget。iGoogle裡的Gadgets基本都可以添加,這是我在和Franky的會話裡嵌入一個國際象棋gadget,可惜的是,雙方都可以控制對方的棋子。
四、Google Wave的特性
1、會話重放
當一個會話有很多人參與,并且對話内的每個小條目都有很多回複時,你很可能會感到頭痛,因為這實在是太亂了,網際網路就是這樣讓你煩躁的。
Google Wave提供會話重放(Playback)功能,這個可能會按時間順序展示會話裡的每一段小對話,你還可以拖動進度條來看某個時刻的對話。有點像媒體播放器,不是嗎?
2、縮進顯示
一個資訊條目與其回複會以縮進的形式顯示,也就是回複會被内嵌到父條目裡。這樣能非常清晰地看到回複所針對的條目,這是一個範例:
3、即時會話
當會話的其他人正在輸入的時候,本地wave會顯示對方的輸入狀态。這不是和即時通信工具一樣嗎?
不是,這比即時通信更即時。你每打一個字,會話的其他參與者馬上就能收到,同時還顯示輸入者的輸入狀态:
圖中是"Jason"正在輸入,wave用藍色标明。
但是這種個即時性有個壞處,你打錯字對方也會馬上看到。
4、線上協作
參與一個會話(wave)的人對這個會話都有編輯權,也就是說,各人可以在這個wave裡線上協同編輯這個wave。這是一種方式:
會話主持者建立一個wave,接着其他人在後面一起回複讨論,讨論達成後就修改主wave,這裡全部過程都是線上即時進行的。
5、處理資訊
對于某一條自己建立的資訊,自己在以後任何時間都可以修改。
對于非自己建立的會話,可以将其報告為spam,作存檔、靜音處理,和Gmail裡的操作類似。
6、支援Google Gears
Google Gears是可以讓線上服務變成本地“程式”的插件,在首次使用Google Wave時我看到了Gears的授權提示。可以猜想,Google Wave一定會支援Gears的。
五、目前Google Wave還不穩定
在我的試用過程中,幾乎每隔兩分鐘Wave就會崩潰一次,同時在浏覽器上方出現以下提示:
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重新整理頁面,有時我重新整理了又馬上出現這個錯誤提示,需要多次重新整理。
Google Wave運用了大量的js,即便在Google浏覽器裡,浏覽器反應依然比較緩慢,也就是有點“卡”。尤其是在展開有比較多回複的會話時,浏覽器幾乎癱瘓。
在Firefox 3.5使用一段時間後,Firefox的記憶體占用更是從啟動時的80MB上升到500MB。
同時,Google Wave還出現了幾次掉線現象。
這個果然是開發者預覽版。
六、Google Wave是一個整合資訊平台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Google Wave是一個既有整合,又有創新的交流平台。我曾經在“社會化推薦聚合”裡提到,整合是網際網路的一個趨勢,這不但展現在資訊的集中處理上,還可以應用到一個大平台上。Google踏出了第一步。
Google wave與Google的其它一些産品有所擦邊,但又有所不同。比如:
1、Wave和iGoogle都可以加入gadgets
2、Google Wave裡可以添加一個外部的feed,可以在wave裡直接閱讀,這和Google Reader有所擦邊
3、Wave的即時性很強,有取代Google talk的可能
4、線上協同是Google Docs的一個重要功能,而Google Wave也提供了這個功能
5、Wave與已推出的Google産品最相像的就是Gmail,這從界面和功能上都可以看得出來
上面這5項,後四項都是我每天必用的,Google将它們整合到wave中帶來了便利,當然功能也削弱了不少。
如果對功能要求不太高,基本上每天用浏覽器打開Google Wave就能完成大部分事情,這是Google的野心所在。
七、Google的野心
Google Wave的(即将)推出,是Google稱霸網際網路的野心的展現。Google Wave平台對誰有威脅?
1、即時通信工具
Google Wave提供有即時通信的功能。
2、微部落格
微部落格,主要是twitter,其紅火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不同的用戶端推動,而這些用戶端都是依賴于API的。Google Wave也提供開放應用程式接口,也就是說,Google Wave也可以像twitter那樣有無數的用戶端,按照上面的功能介紹,Google Wave在功能上是可以取代twitter的。
3、線上協作、閱讀、分享工具等
說到底,Google的意思就是:打開浏覽器,登入到Wave,你就無需跑到别的地方了,你在這裡就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而在你工作的過程中,Google也大量收集你的資訊,為後面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提供基礎(比如廣告)。
Google希望通過這個wave,提供一站式的多元化服務,同時還收集你的資訊用以強化自己。在隐私保護完善的條件下,這對雙方都是有益的。同時,這也将會使得Google拉開與競争者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