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良玉光榮入黨,“革命家庭”延續紅色基因

作者:複旦大學

"今天,你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以後就叫'同志'了!"在支部宣布陳旺道老總統的兒媳、退休的實體老師朱良宇是中共黨員後,83歲的陳振新高興地站起來,祝賀坐在他旁邊的老婆。這一幕的黨内,莊嚴熱烈,會上響起了由衷的掌聲。

朱良玉光榮入黨,“革命家庭”延續紅色基因

6月29日下午,複旦大學實體系黨支部召開黨務會議,讨論接納朱良玉同志為中國共産黨預備役委員。經支部成員充分讨論和表決,黨支部同意接納朱良玉同志為中國共産黨預備役黨員。兩周前,6月15日,陳振新同志也成為資訊學院電子工程學院黨支部的中國共産黨預備役黨員。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他們完成了對老的期待,也實作了自己的願望,延續紅血,延續紅基因。

朱良玉光榮入黨,“革命家庭”延續紅色基因

黨的介紹人之一、黨校主任、副主任周偉以"一個願望、一生信念、一句好話、一個基因"這"四個一"向黨組織解釋朱良宇進入黨的有關情況。1976年,陳旺道病後寫信給《吳振新,梁玉武》:"我經常把'紅燈'革命家庭比作我們的家庭,目的是督促你們努力改革思想,學習毛澤東馬來思想,提高政治辨識力,争取早日加入共産黨,為黨工作。"這是老校長的願望,也成為朱良宇一生的信仰。

朱良玉光榮入黨,“革命家庭”延續紅色基因

"每個人加入派對的願望都是由她的環境和成長所塑造的。讀進黨志願者,朱良宇以如此樸實無華的方式,回顧自己的一生。1961年,朱良宇被蘇州市政府選為青年幹部培養對象,赴蘇州郊區勞教,加入中國共青團。1964年進入機關後,她擔任團支部宣傳委員,先是聯系黨組織,在周邊黨員榜樣的啟發下送出了入黨申請。

1967年,朱良宇見到了王道先生的家人。她于1969年與陳振新結婚,1971年移居複旦,之後與王老一起生活了十年。朱良宇叙述說,這位執着敬業的長者為黨的發展和高等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在生活中,希望老是那麼随和、平易近人——"也許是命運,我沒什麼可跟他說話的。轉學到複旦後,他告訴我,工作和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但入黨的願望卻無法改變。我父親告訴我,共産黨人沒有個人權利,他們隻是群衆中的一員。"

1977年,朱良宇被推薦到光學部門資料室工作。工作期間,她積極學習外語,并自行通過圖書館專業技術考試。1988年轉入複旦大學實體系直至退休。幾十年如一天,朱良宇被困在自己的崗位上,親眼看着老"低調的人"的建議。

朱良玉光榮入黨,“革命家庭”延續紅色基因

這種"低調"就是默默付出卻不求回報。朱良宇和陳振新在舊居開始翻新改造為"共産黨宣言"展廳後,為展廳的工作提供了寶貴的材料和圖檔以及指導。這對老夫婦多次到重慶北基參加當地旺道紀念館的建設,到浙江省義烏市參加王道中學的籌備工作,孜孜不倦地參加各種黨史教育和紅色主題活動。

這種謙遜的品質,也滲透到朱良宇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分院投票緻辭中,不少同志表示,他們是近幾年才知道朱老師為元老的身份。一位同時也是實體系圖書館館員的黨員說,與現在的機器化流程不同,圖書館過去的造書工作非常繁瑣,他仍然可以感受到朱良宇先生在資料室工作期間留下的嚴謹細緻的工作。

朱良玉光榮入黨,“革命家庭”延續紅色基因

好的玉石對美國來說是堅硬而溫暖的。堅定不移地踐行先知的信任,腳踏實地、低調做事,這是朱良宇帶給我們的溫暖和力量。

來到源黨委學校

朱彥軒字

照片 張一林

負責編輯 尹孟軒

日鴿彙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