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是宰相的“宰相”西漢大将軍霍光

作者:聊以自娛2

霍光(?-前68年),字子孟,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中期權臣,漢著名的政治家。是西漢名将霍去病的異母弟弟。

不是宰相的“宰相”西漢大将軍霍光

霍光的父親名叫霍仲孺,大約在前141年左右,霍仲孺以縣中小吏身份被派到平陽侯曹宗(漢相曹參的六代孫)家服役。霍仲孺和平陽侯府中侍女衛媪之女衛少兒私通生下了霍去病。霍仲孺在平陽侯家任務結束後帶着霍去病傳回家中,在家另娶妻生下了霍光等兄弟姐妹,霍仲孺和衛少兒此後不再來往。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此時官拜骠騎将軍,在出擊匈奴的途中,被河東太守迎至平陽侯國(今山西臨汾西南)的傳舍,并派人請來霍仲孺與霍去病父子相見。霍去病為他們購買許多田地房産離去,從此霍去病與父親霍仲孺和弟弟霍光等相認。次年,霍去病再征匈奴,路過此地,将父親一家人接到長安居住。漢武帝念起霍去病的功勞,提拔霍光在朝廷任職。先後任郎官,随後遷霍光任曹官、侍中等職。

不是宰相的“宰相”西漢大将軍霍光

元狩六年(前117年),年僅24歲的大司馬、骠騎将軍、冠軍侯霍去病去逝。漢武帝任命霍光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霍光時常侍衛在漢武帝左右,深受劉徹信任。漢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漢庭發生“巫蠱之禍”,太子劉據被水衡都尉江充和蘇文、韓說(漢初韓王信曾孫,非漢初三傑淮陰侯韓信的曾孫)的陷害,劉據全家除剛出生不久的孫兒(漢武帝曾孫)劉病已外,其餘全被處死。漢武帝打算立趙婕妤(鈎弋夫人)之子劉弗陵為儲君,計劃令霍光等輔佐。

漢武帝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病重,将年僅8歲的劉弗陵立為皇太子。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将軍,金日磾為車騎将軍,為輔政大臣。加封太仆上官桀為左将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禦史大夫為輔佐大臣,共同輔佐少主(漢昭帝)。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輔佐朝政一年多的車騎将軍金日磾病逝,霍光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霍光與金日磾、上官桀都有聯姻關系。金日磾去世後。霍、上官兩家關系更為密切,每當霍光外出視察或休假休養時,經常由上官桀代替處理國家政務。兩人當時合作愉快,将國家治理得很好。

霍光根據漢昭帝的意見,廢除了漢武帝時的許多不合時宜的酷法和做法,始元四年(前83年),霍光以漢昭帝名義頒布特赦令,釋放了不少無法厘清、審理和判刑的人員。開始與民休息,以民為本,以農為主、輕徭薄稅,減少戰争開支等。同時,霍光還制定不少惠民政策。軍事方面,霍光調整北方防務,招募郡國群眾修築防禦工事。還親自帶兵平定西南叛亂,穩定邊疆形勢。

不是宰相的“宰相”西漢大将軍霍光

始元六年(前81年),大司馬、大将軍霍光以漢昭帝的名義指令丞相田千秋、禦史大夫桑弘羊召集全國各地賢良60餘人讨論“總論政治得失”。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鹽鐵會議”。霍光雖然沒有參加這個會議,但傾向保守派。反對鹽鐵改革。丞相田千秋,禦史大夫桑弘羊則堅決主張改革。漢昭帝最後采納改良的鹽鐵改革。但沒有完全廢除鹽鐵國家專營,而是禁止了一部分鹽鐵專賣。

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長女為妻,生有一女上官氏。此前,也就是始元四年(前83年),漢昭帝劉弗陵才12歲。鄂邑長公主(漢昭帝的大姐,又稱蓋長公主)為其選皇後,霍光的女婿上官安打算讓年僅6歲的女兒上官氏入主後宮,遭到霍光的反對。上官安與鄂邑長公主的情夫丁外人關系很好,通過蓋長公主的關系。立女上官氏為皇後(即後來的上官皇後),上官安是以升為車騎将軍,封桑樂侯。上官家族為了回報鄂邑長公主,想讓丁外人封為列侯(漢代規定,非列侯不能娶公主),被霍光以漢“無功不得封侯”的理由駁回。霍光此前還多次阻止過上官家族其他親戚封官,上官桀因而與霍光結怨,成了政敵。上官桀認為自己在很早時就是九卿,地位比霍光高。憑什麼現在他霍光一人說了算?

禦史大夫桑弘羊自恃功高,為子弟求官也遭到霍光的拒絕。當時桑弘羊與霍光的政治主張分歧嚴重,特别是“鹽鐵會議”後,桑弘羊怨恨霍光獨攬大權,兩人漸行漸遠。漢昭帝的哥哥燕王劉旦,因為沒被立為皇帝,心存怨恨。于是這幾股勢力就這樣聯合起來,他們企圖殺死霍光,嫁禍漢昭帝。趁機廢掉劉弗陵,立燕王劉旦為皇帝。立上官桀為王,丁外人等為侯。

不是宰相的“宰相”西漢大将軍霍光

上官桀、桑弘羊、丁外人等人于是暗中收集霍光的過失,把這些材料交給了燕王劉旦。劉旦派人趁霍光休假時,将這些所謂“罪證”上書給了漢昭帝,說:“霍光在廣明檢閱禦林軍軍事演習,禁止軍官自由出入,還擅自調幕府校尉到大将軍府守衛。并說霍光大權獨攬尚且心生不滿,恐怕要圖謀不軌啊”!沒想到漢昭帝雖然隻有14歲,卻異常聰慧。一看就知道就裡,放在一邊沒做理會。

霍光得知消息,呆在家裡一連幾天不敢上朝。漢昭帝問:“大司馬現在在哪”?上官桀答:“因為燕王揭露了其罪行,沒敢入朝”!漢昭帝命人将霍光召來,霍光戰戰兢兢,隻好硬着頭皮進了朝堂,摘下帽子叩頭謝罪!漢昭帝說:“戴上帽子吧,我知道你沒有罪”!霍光問:“陛下是怎麼知道的”?“這還用問嗎?演習距今不過十多天,那麼千裡之外的燕王是怎麼知道的?又怎麼這樣快就上書了呢?就算你想圖謀不軌,也用不着校尉在府中守門呀,這分明就是假的”!群臣一聽,莫不驚奇:皇上這麼小的年紀竟然這麼老練。那個上書的使者得知消息吓得連夜逃走了。漢昭帝下令追鋪燕王使者,上官桀害怕抓到使者自己就會暴露。趕忙說:“這樣的小事就不值得追究了”!漢昭帝見上官桀一夥仍再诋毀霍光,大怒道:“大将軍是忠臣,先帝讓他輔佐朕,誰敢再诋毀他,必定按罪處置”!

漢昭帝元鳳元年(前80年),上官桀擔心這件事被洩,便聯合鄂邑公主、燕王劉旦密謀發動武裝政變。他們計劃由蓋長公主設宴邀請漢昭帝、霍光等人,命埋伏的兵士将霍光殺掉,然後廢除漢昭帝,迎燕王劉旦繼位。沒想到被公主門下的稻田使者(管理稻田租稅的官員)燕倉聽到後告發。事情敗露,燕王、蓋長公主自殺。上官桀、上官安和丁外人被滅族。皇後上官氏年幼,沒有參與這次謀反,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是以沒有被廢掉。桑弘羊受到牽連亦被滅族。

不是宰相的“宰相”西漢大将軍霍光

平定内亂後,霍光得到漢昭帝全面信任。不但霍光權傾朝野,“威震海内”。而且他的兒子、親戚都做了大官,勢力遍布西漢整個朝廷。霍光已經成為當時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霍光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耕桑種,漢朝國力得到一定的恢複。霍光對外則采取緩和同匈奴的關系,恢複和親政策。漢昭帝在位十三年,“百姓充實,四夷賓服”。揭開了“昭宣中興”的序幕。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漢昭帝親政三年後駕崩,年僅21歲。由于漢昭帝沒有子嗣,霍光決定迎立漢武帝孫昌邑(今山東巨野)王劉賀即位,劉賀在位僅27天,因荒淫無度被廢。在丙吉、杜延年的推薦下,霍光決定立漢武帝曾孫劉詢(劉病已)為帝,是為漢宣帝。霍光繼續佐政。漢宣帝劉詢由于沒有采納群臣的建議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後,表示願立自己的元配妻子許平君為皇後。霍光沒有反對,但霍光的繼室覺得自己的女兒不是皇後,很不滿意,她買通太醫淳于衍。漢本始三年(前71年)正月,淳于衍趁許平君懷孕,毒死了許皇後。

漢宣帝地節二年(前68年)三月,霍光病逝,谥号宣成。宣帝與上官太後親自臨喪,并按皇帝的規格厚葬了霍光。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漢宣帝接受南匈奴歸降,回憶往昔輔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畫十一名功臣圖像于麒麟閣以示紀念和表彰,列霍光為第一。

霍光死後三年,霍氏家族怕權利不保,發動叛亂被剿除,霍氏家族被滅。

不是宰相的“宰相”西漢大将軍霍光

漢宣帝劉詢說:“故大司馬、大将軍、博陸侯宿衛孝武皇帝三十有餘年,輔孝昭皇帝十有餘年,遭大難,躬秉誼,率三公、九卿、大夫定萬世冊,以安社稷,天下蒸庶鹹以康甯。功德茂盛,朕甚嘉之。複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無有所與,功如蕭相國。博陸宣成侯光宿衛忠正,勤勞國家”。 東漢史學家班固說:“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漢室之寄,匡國家,安社稷,擁昭,立宣,雖周公、阿衡何以如此?然霍光不學亡術,闇于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為後,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禍,死才三年,宗族誅夷,哀哉”!唐大臣獨孤及說:“漢興,蕭何、張良、霍去病、霍光以文武大略,佐漢緻太平,一名不盡其善,乃有文終、文成、景桓、宣成之谥”。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霍光之輔漢室,可謂忠矣”。現代史學家蔡東藩說:“(霍)光忠厚有餘,而才智不足,誠哉其不學無術乎”?後人說:“唉!霍光自知生前,不計身後,死後三年,家族被滅,悲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