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質專家應援“世界頂流”三星堆:守護土環境 護航文物發掘

封面新聞 記者 田之路

1月31日虎年春晚舞台,國内文博界“新晉頂流”——三星堆又出圈了!著名演員張國立攜手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在春晚舞台上釋出三星堆最新出土文物——青銅大面具,在億萬觀衆面前,再現“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古蜀風采,為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獻上一份“新春賀禮”。

地質專家應援“世界頂流”三星堆:守護土環境 護航文物發掘

2021年以來,三星堆遺址祭祀區6座新祭祀坑的考古發掘吸引境内外的巨大關注。

在這舉世矚目的成績背後,既有考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有科研機構的鼎力相助。四川地質人很榮幸成為其中一員,為祭祀區文化層的保護提供了科學合理建議。

三星堆遺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曆史,是迄今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内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2019年12月以來,考古工作者對三星堆遺址祭祀區再次進行系統、全面的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以3~8号祭祀區為代表的重要成果。

地質專家應援“世界頂流”三星堆:守護土環境 護航文物發掘

三星堆遺址發掘過程中祭祀區高含水率文化層在揭露之後水分迅速蒸發,導緻土層開裂明顯,給祭祀坑的繼續發掘和後期保護造成不利影響。

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四川省地礦局川勘集團通過多手段對祭祀區的水文地質勘察,查明了松散含水層地下水的賦存和運動規律,重點查明了松散含水層中的潛水與土壤中毛細水的動态特征關系,為祭祀區文化層的保護提供了必要的水文地質依據,對文物保護和地下水調控提出科學合理建議。

地質專家應援“世界頂流”三星堆:守護土環境 護航文物發掘

據了解,三星堆遺址發掘過程中,表層雜填土被剝離,改變了文化層原有相對封閉的賦存環境,産生了諸如裂紋、風化、鹽堿化等環境地質病害,需對遺址區地下水運動規律及滲流場進行勘察。

地質專家應援“世界頂流”三星堆:守護土環境 護航文物發掘

與普通水文地質勘察不同,文物遺址保護勘察具有自身特殊性,在查明所需地質資訊的同時應最大限度地保護文物及遺址的完整性。三星堆遺址水文地質勘察以科學的勘察方案為基礎,除采用工程測量、綜合地質鑽探、現場标貫、動力觸探等正常方法外,在考古發掘區域還采用了多梯度地下水三參數監測、小環境氣象監測、微地貌大比例尺測量等無損或低損的綜合勘察方法,實作了遺址區水文地質精細化勘察,查明了土質遺址環境地質病害機理。

地質專家應援“世界頂流”三星堆:守護土環境 護航文物發掘

水文地質技術在石質文物保護中同樣發揮重要作用。以安嶽縣毗盧洞石窟為例,柳本尊十煉圖、水月觀音等摩崖石窟堪稱古代文化瑰寶,是全國少有的北宋石刻藝術珍品,具有極高的曆史、藝術、研究價值與社會價值。

地質專家應援“世界頂流”三星堆:守護土環境 護航文物發掘

該石窟的儲存現狀已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崖壁岩石存在殘缺、片狀剝落等病害,造像區存在滲水、空鼓、潮解、滋生苔藓等多種水害現象,嚴重影響了石像的完整性、穩定性及藝術性。

地質專家應援“世界頂流”三星堆:守護土環境 護航文物發掘

為了查明毗盧洞石窟水害的成因,評估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對石窟儲存的不利影響,川勘集團開展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查明了地層岩性及結構特征、水文地質條件及其對文物的影響程度、節理裂隙等優勢導水通道的發育、大氣降水入滲與包氣帶水排洩途徑,分析石窟水害成因,并提出石窟水害成因機理,為石刻造像的有效保護提供水文地質依據,提升了毗盧洞石刻造像保護水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