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歲的孩子一定要讓3歲的嗎?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關注度

文丨福林媽咪

謝楠在一檔節目當中問過一個問題:4歲的小朋友一定要讓3歲的嗎?他是多學了什麼呢?就因為多上了一年幼稚園嗎?

她說:“我們家又倆孩子,整天争的雞飛狗跳,在我當了6年媽之後我頓悟了,什麼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他們争到最後在争什麼,他們争的是父母的關注度。”

4歲的孩子一定要讓3歲的嗎?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關注度

01

很多爸爸媽媽有了二寶後,會教大寶讓着弟弟妹妹,尤其當兩個孩子都還不大,處于互相争搶年紀的時候,解決兩個孩子之間沖突的辦法總是傾向于,哥哥姐姐要讓着弟弟妹妹。

對于5歲的花花來說,因為弟弟的到來,最近家中所有的事情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從媽媽抱着這個愛哭的嬰兒從醫院回到家中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告訴花花,她現在是姐姐了。

但顯然這個僅5歲的“大姐姐”對自己的新身份還沒有做好準備。

4歲的孩子一定要讓3歲的嗎?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關注度

親戚朋友來到家中都會去逗新寶寶,而完全忽視花花的存在,那些新玩具和新衣服也都歸新寶寶所有。更令人難過的是,爸爸媽媽的眼睛好像長在了這個“麻煩人物”身上,他們晚上不睡覺都要看着這個鬧人的寶寶,并且在寶寶睡覺的時候,她被要求要保持安靜。

不僅如此,他們挨着他睡覺,抱着他輕搖,他們被這個小寶寶弄得疲憊不堪,再也沒有多餘的時間陪花花玩以前愛玩的遊戲。

于是,花花的情緒開始變得不穩定,容易發怒。看到寶寶喝奶,她也會哼唧着要奶喝。事實上,花花從小就不喜歡喝奶粉。不僅如此,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她“失去”了所有技能,大小事情都需要爸媽幫忙。

4歲的孩子一定要讓3歲的嗎?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關注度

而對于這個初來乍到和自己“争寵”的弟弟,花花也表現出十足的不友好,兩個孩子同時大哭的情況時有發生,讓爸爸媽媽頭疼不已。

02

站在大人的角度看,會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就會發現這一切都太奇怪了。為什麼突然之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開始要求她懂事,為什麼她需要在一夜之間“長大”?

爸爸媽媽說,因為弟弟還小,什麼都不會,需要照顧,是以她會覺得,那如果我也什麼都不會,爸爸媽媽會不會重新關注我一點呢?這就是孩子“行為倒退”的原因。

4歲的孩子一定要讓3歲的嗎?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關注度

二孩、三孩政策開放以來,很多家庭也都迎來了屬于他們的“二孩、三孩時代”,但是這個新的家庭模式,情況遠比想象的更為複雜。

随着這個新成員的到來,大寶的表現通常有兩種:

對于大多數孩子而言,他們表面上波瀾不驚,也可以言不由衷地說着“愛弟弟(妹妹)”的話語,他們願意幫助照顧小寶寶,比如幫忙拿奶瓶、拿尿布、蓋被子等,也能夠表達出想要抱抱弟弟妹妹的意願;

也有少數孩子會表現出明顯的抗拒,對于自己“被趕下王位”的事實大為惱火,有時甚至會将這惱火轉移到無辜的小寶寶身上,他們對這個“來路不明的家夥”明顯是存在敵意的。

4歲的孩子一定要讓3歲的嗎?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關注度

然而不論是哪種情況,孩子内心深處的妒忌情緒都在滋長蔓延,或許他們還說不出這種感受的名稱,也不能了解這種感受的存在,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和行為。

而這種情緒的産生恰恰源于爸爸媽媽的不當行為。

03

那麼對于即将迎來新成員的家庭,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與我們情緒的聯結不被中斷,讓孩子在家庭中找到歸屬感呢?

1.和孩子聊聊他們的嬰兒時期

在新生寶寶到來之前,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尚在媽媽肚中的這個小生命,告訴孩子這個寶寶即将到來的時間,并告訴他新寶寶的生活會使怎樣的。

4歲的孩子一定要讓3歲的嗎?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關注度

然後順勢告訴孩子,當他孩子一個小寶寶的時候,家人是怎樣為他布置房間、小床、準備衣服、小被子的,并告訴他,那個時候大家都很喜歡他,還給他準備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和圖書等。建議媽媽拿出孩子嬰兒時期的相冊,盡可能幫助孩子了解一個嬰兒的生活可能是什麼樣的。

2.參與越多,感受到的失落就會越少

盡可能地讓孩子參與到為迎接新生兒到來的準備中,比如布置房間,置辦玩具等,父母還可以讓孩子提一些建議,比如床單或者衣服的顔色。當新寶寶到來之後,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到照顧新生兒的環節中,比如給寶寶唱個歌,或者幫忙拿尿片等。要記住,參與感越強,孩子的失落感就會越低,孩子對于自我技能的肯定以及對家庭的貢獻,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獲得價值感和歸屬感。

4歲的孩子一定要讓3歲的嗎?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關注度

3.一定給孩子留出“一對一”的時光

新成員的到來總會伴随着驚喜和挑戰,無論我們有多麼焦頭爛額,記得留一些特殊的時光給大寶,我們稱之為“一對一”時光。這段時間不用太長,但有其存在的必要。或許可以嘗試讀一本故事書,或者在飯桌上聽聽孩子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情。這裡的“一對一”時光,最好不要被工作、朋友或其他家庭瑣事打擾,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請家庭裡的其他成員暫時照看小寶寶。

多孩家庭不同于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有時候是很微妙的,處理得好,兩個孩子會相親相愛并且敬愛父母,處理得不好,則可能給兩個孩子以後的成長埋下心理陰影,而這種陰影很大程度上來自孩子的妒忌情緒。

4歲的孩子一定要讓3歲的嗎?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關注度

最後,把《奇葩說》裡的傅首爾說過的一句話送給各位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手裡有一百顆糖,他又怎麼會介意分享;但如果你的孩子手裡隻有兩顆糖,你又憑什麼要求他大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