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岁的孩子一定要让3岁的吗?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关注度

文丨福林妈咪

谢楠在一档节目当中问过一个问题:4岁的小朋友一定要让3岁的吗?他是多学了什么呢?就因为多上了一年幼儿园吗?

她说:“我们家又俩孩子,整天争的鸡飞狗跳,在我当了6年妈之后我顿悟了,什么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他们争到最后在争什么,他们争的是父母的关注度。”

4岁的孩子一定要让3岁的吗?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关注度

01

很多爸爸妈妈有了二宝后,会教大宝让着弟弟妹妹,尤其当两个孩子都还不大,处于互相争抢年纪的时候,解决两个孩子之间矛盾的办法总是倾向于,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

对于5岁的花花来说,因为弟弟的到来,最近家中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从妈妈抱着这个爱哭的婴儿从医院回到家中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告诉花花,她现在是姐姐了。

但显然这个仅5岁的“大姐姐”对自己的新身份还没有做好准备。

4岁的孩子一定要让3岁的吗?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关注度

亲戚朋友来到家中都会去逗新宝宝,而完全忽视花花的存在,那些新玩具和新衣服也都归新宝宝所有。更令人难过的是,爸爸妈妈的眼睛好像长在了这个“麻烦人物”身上,他们晚上不睡觉都要看着这个闹人的宝宝,并且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她被要求要保持安静。

不仅如此,他们挨着他睡觉,抱着他轻摇,他们被这个小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陪花花玩以前爱玩的游戏。

于是,花花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容易发怒。看到宝宝喝奶,她也会哼唧着要奶喝。事实上,花花从小就不喜欢喝奶粉。不仅如此,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她“失去”了所有技能,大小事情都需要爸妈帮忙。

4岁的孩子一定要让3岁的吗?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关注度

而对于这个初来乍到和自己“争宠”的弟弟,花花也表现出十足的不友好,两个孩子同时大哭的情况时有发生,让爸爸妈妈头疼不已。

02

站在大人的角度看,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就会发现这一切都太奇怪了。为什么突然之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开始要求她懂事,为什么她需要在一夜之间“长大”?

爸爸妈妈说,因为弟弟还小,什么都不会,需要照顾,所以她会觉得,那如果我也什么都不会,爸爸妈妈会不会重新关注我一点呢?这就是孩子“行为倒退”的原因。

4岁的孩子一定要让3岁的吗?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关注度

二孩、三孩政策开放以来,很多家庭也都迎来了属于他们的“二孩、三孩时代”,但是这个新的家庭模式,情况远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随着这个新成员的到来,大宝的表现通常有两种:

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表面上波澜不惊,也可以言不由衷地说着“爱弟弟(妹妹)”的话语,他们愿意帮助照顾小宝宝,比如帮忙拿奶瓶、拿尿布、盖被子等,也能够表达出想要抱抱弟弟妹妹的意愿;

也有少数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对于自己“被赶下王位”的事实大为恼火,有时甚至会将这恼火转移到无辜的小宝宝身上,他们对这个“来路不明的家伙”明显是存在敌意的。

4岁的孩子一定要让3岁的吗?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关注度

然而不论是哪种情况,孩子内心深处的妒忌情绪都在滋长蔓延,或许他们还说不出这种感受的名称,也不能理解这种感受的存在,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而这种情绪的产生恰恰源于爸爸妈妈的不当行为。

03

那么对于即将迎来新成员的家庭,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与我们情绪的联结不被中断,让孩子在家庭中找到归属感呢?

1.和孩子聊聊他们的婴儿时期

在新生宝宝到来之前,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尚在妈妈肚中的这个小生命,告诉孩子这个宝宝即将到来的时间,并告诉他新宝宝的生活会使怎样的。

4岁的孩子一定要让3岁的吗?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关注度

然后顺势告诉孩子,当他孩子一个小宝宝的时候,家人是怎样为他布置房间、小床、准备衣服、小被子的,并告诉他,那个时候大家都很喜欢他,还给他准备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和图书等。建议妈妈拿出孩子婴儿时期的相册,尽可能帮助孩子了解一个婴儿的生活可能是什么样的。

2.参与越多,感受到的失落就会越少

尽可能地让孩子参与到为迎接新生儿到来的准备中,比如布置房间,置办玩具等,父母还可以让孩子提一些建议,比如床单或者衣服的颜色。当新宝宝到来之后,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到照顾新生儿的环节中,比如给宝宝唱个歌,或者帮忙拿尿片等。要记住,参与感越强,孩子的失落感就会越低,孩子对于自我技能的肯定以及对家庭的贡献,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

4岁的孩子一定要让3岁的吗?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关注度

3.一定给孩子留出“一对一”的时光

新成员的到来总会伴随着惊喜和挑战,无论我们有多么焦头烂额,记得留一些特殊的时光给大宝,我们称之为“一对一”时光。这段时间不用太长,但有其存在的必要。或许可以尝试读一本故事书,或者在饭桌上听听孩子分享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一对一”时光,最好不要被工作、朋友或其他家庭琐事打扰,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请家庭里的其他成员暂时照看小宝宝。

多孩家庭不同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是很微妙的,处理得好,两个孩子会相亲相爱并且敬爱父母,处理得不好,则可能给两个孩子以后的成长埋下心理阴影,而这种阴影很大程度上来自孩子的妒忌情绪。

4岁的孩子一定要让3岁的吗?孩子争的不是玩具,是父母的关注度

最后,把《奇葩说》里的傅首尔说过的一句话送给各位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手里有一百颗糖,他又怎么会介意分享;但如果你的孩子手里只有两颗糖,你又凭什么要求他大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