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晚會亮點頻現:用文化底蘊豐富電視節目内涵

春節晚會亮點頻現:用文化底蘊豐富電視節目内涵

□黃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春節期間,衆多電視台、網絡頻道的春節晚會成了人們議論的焦點話題。河南衛視再次以中華神韻之美驚豔全網,全球華人網絡春晚則以“世界因愛而生”為主題,探索中外優秀文化的碰撞,央視春晚中也包含了文化、航天等多種元素。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反響平平的語言類節目,一些飽含中華文化的歌舞節目激起了觀衆的廣泛共鳴。由此可見,用文化底蘊豐富電視節目的内涵,正是各電視台的題中之義。

近年來,各電視台湧現出一批弘揚中華文化的電視節目并受到了一緻好評。從2021年初河南衛視的《唐宮夜宴》,再到湖南衛視的《端午賦》,制作精良、内涵厚重的晚會節目實作了傳統文化的一次又一次出圈。除了節日晚會之外,各綜藝節目、紀錄片也加強了對文化内涵的重視。《故事裡的中國》《航拍中國》等優質節目不斷探索傳統文化與電視節目的新結合方式,也都獲得了不可小觑的關注度。可見,觀衆對于優質文化節目的需求愈發值得關注,是以為電視節目增添文化底色成為了各電視台的重要課題。

以優秀傳統文化包裝電視節目,不僅能回應觀衆期待,增強文化自信,更有助于文化輸出的實作。一方面,在節目中展現民族文化,是樹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認同的最好方式。例如今年央視春晚中的景觀太極《行雲流水》,剛柔并濟的太極與現代都市的摩天大樓相輔相成,讓觀衆直呼過瘾,不僅為傳統文化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更增強了文化認同感。另一方面,獨具民族色彩的節目不失為一張進行文化輸出、講好中國故事的名片,有利于消解國外觀衆對中國文化的誤解。

由此可見,各電視台應把握好文化節目帶來的機遇,利用好傳統文化繼續制作更為豐富、新奇的電視節目,為國内外觀衆帶來多樣的視聽體驗。從内容角度而言,各電視台的節目制作團隊要立足傳統文化、深入探尋文化,這不僅是要對脍炙人口的内容加以創新,更是要深入文化内部,将沉寂在史料文獻中的文化瑰寶挖掘出來,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動起來”。央視春晚中的舞蹈《隻此青綠》以北宋名畫《千裡江山圖》為靈感,柔美的舞蹈、素雅的配色令觀衆紛紛贊歎“舍不得眨眼”。而從形式方面來看,利用新技術拓展視聽内容的表現形式也是不容忽視的創新手段之一。各大電視台應積極探索新興技術與傳統文化内容的結合方式,以AR、全息技術與實景道具結合,巧妙融合虛拟與現實的邊界,提升傳統文化表現力;以“4K+直播”為閱聽人帶來更清晰的視覺享受,進一步提升文化節目的流暢性和沉浸感。

經過了五千年的沉澱和發展,大陸的優秀傳統文化已然成為了中華民族最為驕傲的精神财富。而近年來大火的節日晚會又讓人們看到了中華文化的巨大潛力。期待在未來,電視節目不斷創新和發展能使得中華文化得到更為精彩的演繹,令中華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愈發耀眼燦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