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國寶的“貼身”醫生 為上春晚,青銅大面具做了全面“體檢”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火上春晚的三星堆青銅大面具,寬131厘米,高71厘米,“身材”在目前三星堆青銅面具家族中最為魁梧威儀。漫長的睡眠過去,它的“身體”情況如何?文保隊員從提取其出坑時就已開始關注。

對話國寶的“貼身”醫生 為上春晚,青銅大面具做了全面“體檢”

任俊鋒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修複師,他全程參與了大面具的提取,并開展了後續的保護清理工作。這次,他也“陪同”大面具出差北京參加春節聯歡晚會,是大面具的“貼身”醫生。

他介紹,大面具的提取方法經過了現場團隊的反複研讨論證,最終以龍骨加強、工字型結構支撐,兜底提吊等方式将其整體吊離出坑。為了讓大面具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更好的“展現自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已對大面具做了全面體檢,并對其出土前已經開裂的左耳進行了臨時性實體支撐加強。此次“出差”回川後,将對其進行全面保護修複。

多次研讨論證

精心設計确認“出坑”提取方案

在本次三星堆祭祀區考古工作中,秉持“保護同步”的發掘理念,文物保護工作均被前置。也就是說,在考古隊員發掘的同時,文保隊員也同步介入。是以,在青銅大面具被發現之初,文保隊員就已開始有針對性的思考如何對其進行提取和保護。

任俊鋒介紹,大面具所在的三号坑文物疊壓情況複雜,象牙、青銅器、玉石器互相交錯。通過發掘清理,現場團隊發現大面具“臉”朝泥土,左耳與本體發生了開裂。“它的鏽蝕情況、青銅本體、強度、面部埋藏情況等都難以辨識。對我們來說,是有很大難度的,加上所有操作都隻能在移動平台上完成的限制,難度進一步加大。”任俊鋒說。

對話國寶的“貼身”醫生 為上春晚,青銅大面具做了全面“體檢”

用什麼材料、方式才能保證文物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提取?現場文保團隊經過多次論證和研讨,最終克服了困難,形成了最終的提取方案。即:龍骨加強、工字支撐,兜底提吊方式,将其整體向上吊離出坑。

緊接着,文保隊員們以常見的竹子作為分散應力材料,利用其韌性和抗彎折的特性,制作了一幅特别的龍骨架,并用繃帶層層纏繞保護,再從各個計劃點位将大面具加強。由于大面具沒有過多的着力點,為了保證在提取過程中能夠抗彎折,又采用了工字形木結構對大面具進行抗折力支撐,最後用吊帶兜底起吊出坑。

對話國寶的“貼身”醫生 為上春晚,青銅大面具做了全面“體檢”

反複預演成功出土

“出差”回川後将被全面保護修複

2021年6月23日,經過一系列充足的準備,現場團隊終于準備正式将大面具吊離出坑。當日上午,任俊鋒和他的同僚們一直在三号坑中對準備工作進行仔細檢查。确定出坑路線、定位隊員任務,做到各司其職,分工明确,進行了反複預演。

下午3點45分左右,在三星堆考古隊員們的見證和掌聲中,大面具成功吊離出土,被放入精心準備的預制箱中,運回文物庫房。

對話國寶的“貼身”醫生 為上春晚,青銅大面具做了全面“體檢”

到目前為止,任俊鋒和他的同僚們已對大面具進行了全面“體檢”。它主要存在變形、礦化鏽蝕、斷裂、部分缺失等病害。此外文保人員還使用X光拍攝探明了大面具的結構,初步對表面鏽蝕産物進行了分析,大面具表面微痕資訊也被一一記錄等。最令人驚喜的是,他們在大面具臉部發現有紡織品遺迹附着。

任俊鋒介紹,為了讓大面具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更好的“展現自己”,文保從業人員對大面具開裂的左耳進行了臨時性實體加強支撐。

據了解,為確定三星堆文物在春晚展示的絕對安全,在國家文物局的精心組織、指導下,四川組織相關文博機構形成工作專班,精心制定文物安全保障方案,精心實施文物清理、包裝、運輸、解除安裝、布展、警衛、保護等各項工作。

等這次“出差”回川,文物醫生們即将對大面具開展全面地保護修複,使它“獨立”,今後能夠在相對穩定的條件下進行展陳,讓更多人一睹古蜀文明風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