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聞Knews綜合
2022-01-31 18:27
51歲這年,郭剛堂迎來了人生的新起點。在山東聊城最大的農貿市場,他一口氣租下四個檔口,做起蔬菜批發生意。兒子找到之後,他意識到,自己也要回歸普通人的生活了。
在檔口挂好招牌,郭剛堂趕緊在直播間裡向網友們彙報進度。他笑稱自己是菜販子,但網友提醒他,還是換個叫法比較好,因為菜販子容易讓人聯想到人販子。
"人販子"這三個字帶來的刺痛,在郭剛堂的心中正漸漸淡去。兒子找到之後,老郭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而且還胖了8斤,有了"幸福肥"。他說這半年來,家裡真正有了生活氣息。不過,對于過去24年經曆的磨難,夫妻倆達成了默契,很少跟孩子提起。他覺得,不能拘泥于過去,要活在當下,如果把24年來經曆過的苦一股腦兒地丢給兒子,這樣對他是不公平的。
回首過往,24年一晃而過,當年兒子郭振被拐的村口小路,如今已經變成了柏油馬路。這些年來,郭剛堂總是刻意避開這裡。但他永遠都不會忘記,1997年9月21日,就是這一天,2歲的兒子在這條路上玩耍時被人拐走了。
孩子走丢後,郭剛堂發動身邊所有親友進行地毯式搜尋,結果徒勞無功。于是,他騎上機車,帶着一沓尋人啟事,兩面印着郭振照片和資訊的尋子旗,就此走上了天涯尋親路。從漠河到海南,十多年裡,郭剛堂行程超過50萬公裡,報廢了10輛機車。為了找孩子,他不僅花光了家底,還欠下了幾十萬外債。
郭剛堂想看看新聞記者展示了一張地圖,上面标滿了紅點,每個點都是他曾經去過的地方。他說,隻有自己在行動,才覺得有希望,不然天天坐在家裡,隻能和老伴兒大眼瞪小眼,是以就越走越遠。
改變的種子在2009年萌芽。那一年,郭剛堂到杭州參加尋親大會,結識了不少同病相憐的父母。在聊天群裡,大家分享全國各地的尋子資訊。2012年,郭剛堂發起成立天涯尋親網站,兩年後,又組建了聊城市天涯尋親志願者協會,從過去隻找自己的孩子,變成幫大家一起找孩子。

這些年,郭剛堂配合相關部門收集、整理、比對尋親資訊,還建立了一個資料庫。協會和全國的志願者團隊、救助站等都建立了合作,隻要有資訊發送到尋親群裡,所有志願者都會立刻關聯尋人。
郭剛堂向看看新聞記者回憶起一次最快的尋親經曆,當時,資訊一發到尋親的群裡,就有師傅給他打電話,說孩子就在他車上,然後郭剛堂迅速和孩子母親取得聯系,将孩子送了回去,前後花了僅僅17分鐘。
在新技術的幫助下,郭剛堂幫助上千個家庭找回了自己的孩子。而年複一年的努力,也讓他等來了屬于自己的好消息。
去年7月,一場隆重認親儀式在網上刷屏。人們感歎郭剛堂漫長的尋子之路終于有了圓滿的結局,但這份圓滿裡似乎又有些缺憾。兒子郭振決定留在養父母身邊,而郭剛堂也不打算追究養家的責任。好多人都說,郭剛堂這樣算得上是"二次失孤",但他本人卻不這麼看。他覺得,孩子有他自己選擇的權利。
找回兒子之後,郭剛堂幫助他人的尋親之路仍在繼續。在協會辦公室裡有一塊觸摸屏,上面彙集了各種失蹤人員的資訊。最近,他又在忙着開發一款人工智能尋親軟體。
此外,作為聊城名人的郭剛堂,兩個微信号裡共有9000多個好友,除了尋親的,還有找牛的、丢三輪車的、失戀的……不管丢了什麼,好多人都會來找他幫忙。郭剛堂說,他之是以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出手相助,是因為自己一路走來,曾被太多溫暖感動。時至今日,他依然記得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他騎行在貴州的山路上,機車燈壞了,隻能推着車走走停停。過了很久,他發現後面有兩束光一直跟着自己,回頭一看是輛小汽車,從上面下來了一個中年男子。那個男人對郭剛堂說,自己不是壞人,就是看着他打的燈不亮,就想着給他照點亮。是以,每次郭剛堂覺得心裡不好受的時候,隻要想到那個光,心裡就會亮堂起來。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采訪郭剛堂的這一天,兒子郭振來了個視訊電話。郭剛堂告訴兒子,這幾天家裡在貼窗花、備年貨、打掃衛生,這些春節習俗是他們24年來從未有過的。現在,郭剛堂家裡到了春節,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在桌上擺一副空碗筷,一家人終于有機會聚在一起,齊齊整整地過大年了。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毛睿 孟雷 編輯:張铮 陳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