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歌曲在被聽到後繼續在他們的腦海中"循環"。科學家在視覺上将大腦中循環歌曲的現象稱為耳蟲感染。為什麼我們會被歌曲洗腦?
當你聽一首歌時,大腦的聽覺皮層被激活。美國達特茅斯大學的認知科學團隊要求學生在接受大腦MRI掃描的同時聽熟悉或不熟悉的歌曲。在此過程中,研究人員在參與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随機按下靜音鍵3到5秒。腦部掃描顯示,對于熟悉的歌曲,參與者會自動将音樂添加到大腦的靜音部分,而參與者的聽覺皮層沒有顯示他們在聽不熟悉的歌曲時會繼續唱歌。研究表明,某些歌曲可以像寄生蟲一樣滲透到人的頭部,引起"認知瘙癢",大腦需要這些歌曲的旋律來"抓撓",但越癢,越癢。是以洗腦的旋律揮之不去。
辛辛那提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營銷研究小組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多達99%的人有過耳蟲"托管"。女性,音樂家,過敏,疲勞和壓力的人更容易被耳蟲洗腦。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耳蟲的确切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種解釋是,女性在神經質方面的得分高于男性。
研究人員表示,歌曲洗腦可能是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如一首唾沫星子歌曲的音樂特點(郎朗口中的歌,旋律似乎熟悉、簡單)和環境或情境特征(如早上第一件事,晚上最後一件事或壓力下)。
來源: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