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腦海深處》深入腦海

作者:木子草斤駱駝刺

《腦海深處》這部電視劇短而精,選取了非常典型的一些病例,描述了目前醫院工作的現狀。最有特點的是每集劇末有真實的醫生會對電視劇中選用的案例中涉及的醫學知識進行說明,增加了可信度,也讓觀衆聽到了醫生的真實心聲,将電視劇劇情和真實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讓觀衆在看劇後會産生真正的就醫體驗。醫院提升服務品質,即使竭盡全力,總還是有讓患者不滿意的地方,幾乎每天每家醫院都有吵架的場面,無論醫生護士怎麼安撫,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屬聲音都依然高亢,怒火中燒。而所有的醫院都不約而同的設立了醫患溝通辦這樣一個辦公機構。醫院服務不同于其他服務,面對的是每個人最珍視的生命。醫院的每一項服務幾乎都會帶來“痛苦”,或者說是“傷害”,而且傷及的是我們最寶貴的身體或者說“肉體”,醫生手術,安排各種檢查,處置;護士打針,插管,都是最直接傷害。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即使醫院的服務帶來痛楚,也還是要掏錢付賬的。是工作就總有職業倦怠的産生,有多少人終生愛自己的職業,這輩子自己沒幹夠還想讓孩子繼續繼承的?也不能不讓實習學生操作,醫生護士也有退休制度;他們也是普通人,又怎麼能保證說的每句話都能遞到别人的心坎裡。現在也有些醫院把服務提升到VIP水準,其實就是把所有的操作都規範化,除了醫療操作,包括跟患者說話也使用統一的規程,這樣做可能會讓患者覺得舒适,少了反感,但是多少讓人覺得缺了真誠,沒了真實。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場所,對患者應該人性化管理,應該提升人文關懷,但是醫院更重要的是治好病,提升醫療水準是根本;醫護人員要敬畏生命,這根弦要時刻繃緊,但是如果時時刻刻要想着築牢防線,自衛或自保,多少有點可悲;就醫的流程也可以不斷優化,如果多的綁手束腳了也很影響工作效率。作為醫院的服務對象,要學會互相了解,互相尊重。醫生護士不是機器人,工作流程沒有精準到絲毫不差,如果有什麼意見建議,可以提出來,合作才能共赢,醫患配合才會有最好的治療效果。大家都針尖對麥芒,讓醫務人員怎麼能平心靜氣服務呢。醫生的孩子不學醫,老師的孩子不上師範,最有利的職業傳承換成了憤世嫉俗家的職業體驗,就真的對誰都不好了。真心希望這世界無疾無痛,一切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