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一個有福利的公衆号

剛過去的2021年對我們嘉興來說,是受到了全省乃至全國媒體的關注,我們嘉興也在去年的國慶前邀請了全國、全省的媒體來嘉興進行“易地采訪”,通過他們的鏡頭來看嘉興的發展。在今年的新春特别節目當中,我們就選取了省裡其他地市台拍的紀錄片,來感受嘉興深厚的文化底蘊、體驗城市蝶變、探索共同富裕建設中的做法,今天第一期,我們來看金華市廣播電視台拍的“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來到浙江嘉興,你會想到什麼?南湖的紅船?中國共産黨誕生地?還是秀美的湖光山色?其實,除了這些,這裡還蘊藏着七千年的人類文明。

七千年的曆史被喚醒,與現代文明觸碰,會發生什麼樣的奇妙結果?

長江三角洲是江南最富庶的地方,也是人文積澱頗為深厚的地方。早在距今七千至六千年前,一個叫馬家浜文化的遠古部落,已星星點點在長三角地區的環太湖流域紮根繁衍。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嘉興馬家浜博物館講解員陳潔如介紹,這片土地原來叫“嘉興市南湖鄉”,這裡有一個村,就是馬家浜村。

1959年初春,馬家浜村村民正在進行農業生産,有人挖掘出了大量腐敗的獸骨,考古隊趕赴現場,曆經半個月的搶救性發掘,發現了一處擁有三十座墓葬,一座房屋遺迹的新遺址,人們驚歎不已。不過當時技術受限,為了保護遺迹,發掘工作暫停了。直到五十年後,2009年,第二次發掘工作才開啟,這次有了更加重大的發現,考古隊在遺址西南面找到了七千年前人類種植水稻的遺迹。

陳潔如告訴大家,他們從出土的炭化米粒中發現了粳稻和籼稻兩個品種,說明七千年前,江南地區的先民已經開始人工種植水稻了。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2020年5月,在馬家浜遺址邊上,一座占地面積23畝,展示兩次馬家浜遺址考古發掘出土文物的博物館拔地而起。七千年前的炊煮器具陶釜、陶豆;耳飾玉珏,大約一百二十件展品出現在世人眼前,沉睡了七千年的人類文明被喚醒。

在2009年第二次遺址發掘過程中,有一位居住在馬家浜附近的村民,叫做諸月珍,她全程協助考古隊挖掘馬家浜遺址,也是她發現了當年出土的第一個珍貴文物——玉珏。為了保護馬家浜遺址,村民們都已經搬離。經過多方打聽,我們找到了諸月珍。

諸月珍今年已經74歲了,和老伴居住在嘉興市城南街道禾源新都小區,老伴前幾年突發腦梗中風,一直都由諸月珍照顧。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來,擦擦臉。”

諸月珍說,現在政府很關心他們,社群也經常來看望的。她覺得政府是真的好,每個月都有勞保,有養老。可以了,真可以了,她很開心。

因為照顧老伴脫不開身,諸月珍一直沒有機會去過馬家浜博物館。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考古學家馬老師VS諸月珍:“諸阿姨是吧?”“對。我要去博物館,他們帶我到博物館去。”“好的,去看看蠻好的,裡面展示的東西還是你們挖出來的呢。”

“就是在這個裡面嗎?”“對,就在這個裡面,全部蓋好的。”“當時這個地方是怎麼樣的?”“馬家浜生産隊的,南邊那邊是他們村莊,北邊都是田,這邊都是田。”“這邊這些是老師補好的。”“原先挖出來是碎的?”“碎光了,老師都補好,我們洗幹淨他補。看見這樣一塊土,這樣的黃泥土,當時被我踩在腳下,他說諸阿姨你腳松開、松開,下面有東西。我腳松開,他叫我去拿個小鏟子然後撬開,撬開下面一塊玉。”“這個就是你當時第一個挖出來的?”“肯定是的,開心死了,專家馬老師也很開心。”

看到博物館裡自己親自參與挖掘出來的寶貝,諸月珍激動不已,思緒一下子把她拉回到了當年與考古專家一起,探尋七千年前人類古迹的場面。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諸月珍說,當時社群書記叫她去翻地,去種菜,她還以為真是去種菜。到了發現現場是一片的雜草,于是就去弄幹淨。當時有個儀器的插下去,能看下面有沒有東西,插下去發現這裡是有東西的,就搭了一個大棚在那裡幹活。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七千年前的馬家浜文化,在一次普通的農業耕作中被發現,在考古學家的發掘中被喚醒,如今,随着馬家浜遺址公園和馬家浜博物館的建成,馬家浜文化被保護、被了解,當它與現代文明對話傳承,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法蘭克福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福蘭介紹說:“我叫福蘭,來自德國,今年38歲,我覺得住在中國非常好。”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記者VS福蘭:“感覺怎麼樣福蘭?”“很好。我一直在拍照,然後分享給我的家人看。我覺得現在中國是全球最有意思的地方。”

福蘭,2020年初來到嘉興,他喜歡騎行,喜歡中國的文化,喜歡把這裡一切美好的事物拍攝下來,告訴親友。

福蘭說,歐洲沒有七千年前的文化,最多也就是兩千年還不到。是以他覺得馬家浜這個地方非常好,老實說,他一個人去也不懂,是以他需要有一個人給他解釋一下。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帶着福蘭的願望,記者與他一同來到馬家浜博物館,請講解員小陳給他講講七千年前的故事。

“我們發現他們那個時候已經開始養豬、養狗、養牛。是以他們大部分也是吃肉對嗎?”“對對對。”

福蘭說,他們在這裡找到了一個帥哥,是七千年前的一個帥哥,其實他和他們看起來差不多。他想拍一個視訊,讓家裡人看一下,因為他覺得中國人的智力還有文化,真是太厲害了。

七千年前的馬家浜文明,讓福蘭驚歎不已。距離馬家浜遺址一百米不到的地方,是最建立起的馬家浜健康食品小鎮,這裡的一切,可都是福蘭最熟悉的。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福蘭說,這些巧克力品牌,他在老家都了解,然後有很多國際産品都看過,這個是他們歐洲人都很喜歡的。這些品牌的東西竟然都是在馬家浜生産的,他覺得好棒。

馬家浜健康食品小鎮,坐落在這裡的都是世界各地知名食品企業的工廠,美國瑪氏、法國莫林調味品、意大利米開朗冰淇淋、印尼火船咖啡、德國馨芝味,常年在這裡生産。2020年馬家浜健康小鎮實作工業年産值108.86億元,總産出114.07億元。

福蘭覺得,中國速度真是非常快,整個科技研發比德國更快,如果可能的話,他肯定住在中國,肯定在這裡定居。

異地采訪看嘉興:穿越7000年文化的碰撞!

馬家浜是江南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它的文化淵源比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更早,也印證了嘉興古稱“禾城”的由來。悠久的曆史、深厚的文化積澱,在現代很好地與健康食品小鎮建設的主題相契合,中華民族古老文明與現代科技的這場碰撞,必将創造無窮的價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