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種你愛吃的東西,正在偷偷升高你的尿酸

尿酸高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背景總有人問丁香:明明不吃海鮮不吃肉,也戒酒了,尿酸為啥總是居高不下。

坦白來說,從現有研究結果來看,尿酸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先天的遺傳因素造成的。

不過,後天通過飲食、減重、鍛煉等等的努力,也能一定程度幫你把父母給的這副「牌」打得更好。

在飲食這方面,少吃海鮮少喝啤酒是對的,但很多人很可能忽視了另一個很重要的細節:

含糖飲料!

《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對痛風的管理建議(2016)》針對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給出的「要少吃」的膳食建議,實際上一共有三條,除了大家熟知的酒精和高嘌呤食物,還有一項是含糖飲料(sugar-sweetened drinks)。

含糖飲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可樂奶茶果味茶啥的。

不過,也許大家會好奇含糖飲料明明沒有嘌呤,為啥會升高尿酸呢?這就要從大家最普遍的一個誤區說起。

尿酸,不隻和吃進去的嘌呤有關

尿酸,是身體處理嘌呤後産生的一種代謝産物。

決定血液中尿酸含量的,是我們體内的尿酸「合成-排洩」平衡的過程。

在健康的人的身體裡,肝髒會把沒用的嘌呤處理成尿酸,然後經由腎髒、腸道把尿酸排洩出去,整個順暢的過程都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内。

一種你愛吃的東西,正在偷偷升高你的尿酸

圖檔來源:作者 & 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但一旦這裡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尿酸就可能會升高。簡單來說,不是原料嘌呤堆多了,就是尿酸排出去的少了。

排出去少的問題,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也就是一部分人的身體處理血液中尿酸的能力天生是比别人更差一些,有的人甚至隻能通過藥物來緩解。

原料過多的問題,一部分和飲食有關,這也是為什麼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的人群,都建議要控制嘌呤攝入。

但嘌呤的另一大主要來源,很多人卻不清楚,那就是我們自己産生的嘌呤,又被叫做内源合成嘌呤。

也就是說,即使你沒有吃進去任何東西,身體本身代謝也會産生嘌呤。

可怕的是,有些食物很「心機」,雖然自己不含嘌呤,但它裡面含有的某些成分卻能促進身體合成更多嘌呤,進而造成尿酸升高。

含糖飲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不少高尿酸患者,對含糖飲料的危害毫不知情,甚至可能覺得用飲料代替酒,是一種「健康」的飲食選擇,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含糖飲料,還可能增加痛風風險

含糖飲料不僅僅隻是增加身體内嘌呤升高尿酸那麼簡單,一些研究證明:含糖飲料攝入更高的人,即便本來沒得痛風,後續發生痛風的幾率也更高。

哈佛大學科學家的兩項發表在醫學頂刊 BMJ 和 JAMA 上的研究,分别随訪了 46393 名男性和 78906 名女性長達十幾二十年,得出了 5 個值得分享的結論:

平均每天喝 1 份含糖飲料(大約 250~300 毫升,不到一聽可樂)的男性,相比基本不喝的人,新發生痛風的幾率平均會增加 44%;

女性每天喝 1 份含糖飲料,新發痛風比男性高一倍;

在此基礎上,含糖飲料喝得如果更多,那風險增加的程度也更高;

即便把含糖飲料換成不含糖的純果汁,風險依然會增高,甚至增加風險的作用可能比含糖飲料更大;

不含果糖的人工甜味劑的無糖飲料,才不會增大風險。

一種你愛吃的東西,正在偷偷升高你的尿酸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也就是說,含糖飲料不僅可能讓尿酸降不下來,還可能進一步誘發痛風,而且純果汁同樣需要警惕。

果糖,可能是升高尿酸的罪魁禍首

小小一瓶含糖飲料,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危害?從已知的研究來看,可能是其中的果糖在搞事情。

果糖是所有糖當中的一種特别的存在。

肝髒處理其他所有糖的時候,都有各種機制調節處理這些糖的速度,保證不慌不忙有條不紊把事兒做完。

隻有處理果糖的時候,是一上來就油門踩死、不裝刹車的那種瘋狂。這種瘋狂處理的過程,最終會促進生成更多的嘌呤。

而肝髒也會不停歇的把這些堆積的嘌呤拿來合成尿酸,直接的結果就是導緻血尿酸上升。

而且有研究還發現果糖分子結構類似尿酸,可能會引起腎髒排洩尿酸能力下降。這「雙管齊下」的作用,讓尿酸想不高都難啊。

果糖在體内代謝的過程

(看不懂沒關系!重點是會誘導出更多嘌呤)

一種你愛吃的東西,正在偷偷升高你的尿酸

圖檔來源:參考文獻

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做過一項人體研究,其中有一部分是讓健康的人喝熱量相同但果糖含量不同的飲料。

結果發現:喝含果糖最多的飲料的受試者,在喝 35 克果糖後,血尿酸水準相比喝之前平均升高了 15%。

而 35 克果糖,也不過就是 1 瓶 600 毫升可樂裡所含的果糖量。

幾乎每種含糖飲料,都含有果糖

「果糖」這個名字對大家可能是陌生的,但其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含糖飲料都含有果糖。

如果你偶爾會翻看飲料的配料表,可以發現,含糖飲料的配料表中最常出現的成分有哪些?

白砂糖?冰糖?蜂蜜?蔗糖?果葡糖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