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年說虎|細說那些文物中的虎

虎年說虎|細說那些文物中的虎

2022,農曆壬寅年,生肖虎。

說到虎,好像總是平白多了幾分勇敢與氣魄,作為百獸之王,虎總是被寄托了很多祈福辟邪的意義,是正義和力量的化身。

古往今來,虎文化盛行,人們相信,虎可以帶來好運和運氣,一件件虎文物,承載了一代代人民的期盼與祝福。

虎年說虎|細說那些文物中的虎

虎戟镈,西周

通高44.3厘米,銑距27厘米,重16kg

镈兩側各飾二虎,四虎的形象非寫實而是圖案化,反映出當時銅器紋飾的神話性。

虎年說虎|細說那些文物中的虎

玉飾紋卧虎,春秋中期

長7.7厘米,寬2.2厘米,厚0.3厘米

在春秋及戰國早期墓葬中曾多次發現玉虎,其往往被成雙使用,可能具有合符的功用。作品中部有孔,虎尾及口部亦呈旋孔狀,皆可穿繩懸挂。

虎年說虎|細說那些文物中的虎

辟大夫虎符,戰國

長8.1厘米,寬3.9厘米

虎身表面刻銘文10字:“辟大夫信節,堳丘與塿紙,貴”。春秋時已有“嬖大夫”一官,地位相當于“下大夫”,負責軍中建旗、擊鼓類事宜。“辟”乃“嬖”的同音假借字。

虎年說虎|細說那些文物中的虎

王命傳任虎節,戰國

通高10.7厘米,寬15.7厘米

此節虎全形鑄造,輕便雅緻。一面刻劃銘文5字:“王命,命傳賃(任)。”銘文表示持虎節者身負王命,所經過的驿站要負責接待。

虎年說虎|細說那些文物中的虎

錯金杜虎符,戰國

長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重0.08千克

戰國錯金杜虎符,虎作走形,昂首環眼,半張口,耳向後緊貼腦際,收腹彎背,兩腿前屈,尾端上卷。正面突起,背面有槽。此為左半符。

虎年說虎|細說那些文物中的虎

“乾隆禦筆”印,清乾隆

面4.7厘米見方,通高6.2厘米,紐高3.5厘米

此寶與“所寶惟賢”、“德日新”為一組配合使用,是乾隆帝寶玺中钤用較多的一方。如著名的“三希堂”匾上就钤有此玺。

虎年說虎|細說那些文物中的虎

徐悲鴻虎圖軸,近現代

圖繪一花斑虎卧于石上,正扭頭轉身回眸遠眺,其警覺的目光既擴充了畫面的空間感,也顯現出百獸之王唯我獨尊的霸氣。

而今,猛虎已經不再是人們懼怕的對象,更多的是文化的羁絆和對美好生活的寄托。

虎年說虎,回顧一下這些虎文物,不隻是回憶,更多的是斬不斷的羁絆,而正是這些羁絆,讓我們的文化熠熠生輝,永遠閃耀在時間長河,永不落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