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車股年度市值漲跌榜:增厚1.3萬億,“甯王”實至名歸?

汽車股年度市值漲跌榜:增厚1.3萬億,“甯王”實至名歸?

引言:2021年股市收官,從市值變動來看,新能源闆塊成為最大赢家;而該闆塊的甯德時代,則是獨領風騷。

2021年,滬深股市三大指數年K線集體收陽,其中上證指數年漲幅4.8%,深證成指年漲幅2.67%,創業闆指數年漲幅10.02%。與此同時,恒生指數卻創下14.08%年跌幅,在全球重要指數中表現墊底。

從個股表現來看,2021年最受關注的股票中,甯德時代絕對占有一席之地。這隻市值成功突破萬億大關的股票,在汽車K線統計在冊的汽車股中,以超5500億元的市值年度增幅,獨領風騷。

它不僅是新能源闆塊的獨角獸,憑借1.37萬億的總市值,“甯王”已經順利跻身A股前五,達到A股市值之最——貴州茅台市值(2.6萬億)的一半,股價更是一度逼近700元/股。

汽車股年度市值漲跌榜:增厚1.3萬億,“甯王”實至名歸?

這一年,甯德時代飽享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增長的紅利,動力電池供不應求,産能擴建多地開花。這一年,甯德時代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将達到140億~165億元,同比增長150.75%~195.52%,名副其實達成了估值飙升與業績炸裂的雙赢。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甯德時代報收588元/股,雖不及12月3日最高點692元/股,但67.47%的增長幅度,也足以讓一衆傳統整車企業投去羨慕的目光。

說到傳統整車企業,表現最好的當屬比亞迪。其中比亞迪A股年度漲幅達到37.99%,市值增厚約2500億元;H股年度漲幅為31.2%,市值增厚約1800億元。

汽車股年度市值漲跌榜:增厚1.3萬億,“甯王”實至名歸?

上述三支股票,也是汽車股市值榜單中增幅前三的股票;如果再加上長城汽車和天齊锂業的各自千億市值增幅,單單這五支股票,就為整體市值變動貢獻了近1.2萬億元增長,奠定了整體市值增厚的總基調。

回過頭來看下比亞迪,其在2021年達成74萬銷量,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60萬輛,燃油汽車13.6萬輛。從其月度銷量走勢能明顯看出,旗下新能源汽車業務“高奏凱歌”奔赴10萬輛,而傳統汽車業務則“偃旗息鼓”回落至5000輛水準。

一定程度上講,比亞迪因其電池業務,被視作國内傳統車企中最接近新能源概念的車企,是以常被業界拿來與特斯拉相提并論,也曾因特斯拉概念在資本市場扶搖直上。

目前,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隻差最後一“哆嗦”,王傳福也即将坐擁3家上市公司。這次IPO,或許也将助力比亞迪進入萬億市值俱樂部,畢竟如今其估值已經沖至300億元。

汽車股年度市值漲跌榜:增厚1.3萬億,“甯王”實至名歸?

不過令人費解的是,比亞迪半導體離創業闆更近一步的消息釋出後,比亞迪在A股和H股市場截至28日收盤,股價分别下探了6%和9%。看來“車芯第一股”的橄榄枝不太給力,或受特斯拉大挫11.55%影響。

現如今,甯德時代“已稱王”,比亞迪能做到“緩稱王”嗎?拭目以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度市值榜單中,新能源闆塊市值增幅超萬億,除了上述公司,恩捷股份、億緯锂能、贛鋒锂業同樣表現亮眼;尤其天齊锂業,股價一年上漲172%,從不到40元/股,成功突破百元大關。

接下來的小康股份與小鵬汽車,市值變動也均接近600億元,但股價與市值規模顯然不在一個重量級。

那誰在2021年市值被大幅壓縮了呢?

首先,許老闆的恒大汽車市值蒸發了1800億元,墊底榜單;股價從年初的約30.2元/股,下跌至3.52元/股;市值也從2600多億港元縮減至不足400億港元,可謂捉襟見肘。如果按照最高和最低價,跌幅更是驚人。

汽車股年度市值漲跌榜:增厚1.3萬億,“甯王”實至名歸?

在打得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賽道,恒大汽車截至目前仍沒有實作量産傳遞,而且2021房地産暴雷,恒大集團負債高企,也對其産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恒大汽車目前的處境,筆者想到了如履薄冰。

再來看下登陸美股的三勢力。其中蔚來市值蒸發1648億元,排名榜單倒數第二;而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見漲,市值分别增加586億元和460億元,兩家企業的港股同樣看漲。

2021年,小鵬汽車以9.8萬輛累計傳遞量,反超蔚來(9.1萬輛)和理想汽車(9萬輛)。“高舉高打”的蔚來汽車,難免面臨“高處不勝寒”,并且在“甯王”進軍換電領域後,壓力估計不小;而智能純電與飛行汽車都搞的小鵬汽車,在資本市場更有故事可講;理想汽車憑借一款車型走天下,雖然銷量暫時落後,但賺得一點都不少。

不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格局不可能一成不變,哪吒、零跑、威馬等也在努力跻身第一陣營。

汽車股年度市值漲跌榜:增厚1.3萬億,“甯王”實至名歸?

此外,汽車之家雙股表現欠佳,股價出現七成下跌,市值合計蒸發超過千億元。正印證了那句話,“花無百日紅”,曾經風光無兩、不可一世的汽車之家,如今在易車、懂車帝的快速、強勢崛起下,早已失去往日光輝;而平安集團的入主,已經為其現在的處境埋下伏筆。

除了跌幅前三,值得關注的是上汽集團、吉利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這三家傳統車企,出現在了市值跌幅前十的榜單中。

上汽集團的智己、吉利汽車的極氪、東風集團的岚圖,哪一個能讓集團在資本市場實作估值的“柳暗花明”呢?值得期待。

揮别複雜多變的2021年,既然已成定局,便無需再糾結。就汽車K線統計在冊的73支股票、四大闆塊來看,新能源闆塊表現最強,牛股頻出;乘用車闆塊表現雖不及新能源闆塊,但筆者認為可能需要時間擺脫自身包袱、厚積薄發。

汽車股年度市值漲跌榜:增厚1.3萬億,“甯王”實至名歸?

相比之下,經銷商闆塊和商用車闆塊表現較弱。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2021年商用車産銷雙降;而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需求縮減等因素影響,該協會預計2022年商用車銷量為450萬輛,将同比下降6%。

不過,不論是經銷商集團還是商用車闆塊,專注更為堅挺和更具增長空間的中高端市場,或許能降低一些風險。

對于2022年,有分析人士認為,世界經濟複蘇尚不穩定,全球股市可能經受政策“緊縮”帶來的震蕩。總而言之,在疫情繼續作亂的2022年,全球将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汽車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不過時勢造英雄,不管是什麼樣的時代,總會有強者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