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世界汽車市場繼續保持持續低迷情況,但中國銷量回升較強。2020年下半年以來中國車市逐漸走出疫情影響,中國已經呈現反轉的态勢,歐美疫情影響的車市低迷,形成2021年世界企業市場的複雜局面。
作為汽車晶片這樣的高壟斷行業,供給端應該有責任保護供給安全。此次的供給端事故将對中國供應鍊崛起帶來重大機會。
從世界範圍角度來看,以豐田和現代起亞為代表的亞洲集團表現相對較強,中國車企回升效果最為突出。今年12月的中國汽車占世界汽車份額38%,1-12月份額33%,總體表現較強,這也是中國對應世界新冠疫情的工作較強,經濟社會恢複較快,呈現良好發展的特征。
1、曆年世界汽車月度銷量走勢
2021年1-12月的世界主力國家汽車銷量8007萬台,同比增長3%,疫情後恢複表現較好,但2021年1-12月仍低于2019年銷量,也距離近幾年的高點水準差距達12%,差距水準較大,而且12月的世界汽車銷量僅有725萬台,較2017年12月的863萬台下降16%,産銷下滑較大。
今年1-12月走勢仍處在低于前期曆年銷量水準,年度僅好于2020年的水準,3季度以來弱于2020年同期表現,12月改善幅度較大,是以仍處于恢複期。
2、曆年世界汽車銷量走勢
上表中的世界汽車銷量主要是70個國家的銷量,這70個核心國家在2019年有9000萬台左右,這也是基本能跟蹤到月度的銷量。
其它還有100個國家隻能是跟蹤到年度的銷量,2019年總共大約300萬台左右。相對9000萬台的70家主力國家,這些較小的國家總量也就是3%左右,影響不大。
從主力國家代表的世界銷量看,2018年的世界汽車銷量下降1%。自2010年以來首次陷入年度負增長。2019年的汽車銷量8981萬台,同比下降4%,稍差于2008年的下滑幅度;2020年的1-12月銷量下滑13%。
2021年1-12月同比回升3%,其中中國回升4%,世界其他國家回升3%,這主要是去年的疫情的歐美低基數。
3、中國1-12月銷量保持領軍地位
中國汽車市場對世界汽車市場影響力極其巨大。2018年中國汽車占世界30%,2019年下降到29%,但仍具有絕對優勢,但2020年回升到32%,2021年1季度中國份額被歐洲超越。2021年1-12月中國份額相對平穩。
2018年中國汽車國内銷量2799萬台,同比下降3%,銷量下降88萬台,相對于全球銷量下降73萬台,中國銷量下降幅度超過全球總量。
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75萬台,較2018年下降224萬台,相對于全球銷量下降354萬台,中國銷量下降貢獻度63%。
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2527萬台,較2019年下降48萬台,相對于全球銷量下降1178萬台,中國銷量下降貢獻度4%。
2021年1-12月世界汽車銷量8007萬台,其中中國汽車銷量2625萬台,增長4%。
4、新冠疫情的區域差異化
世界新冠疫情确診人數從2020年12月見頂,日均65萬人後逐漸回落,到2021年2月的日均39萬人,随後又開始持續回升到4月的75萬人,12月突破日均80萬人的接近峰值狀态,其中北美疫情持續改善,歐洲和亞洲部分國家疫情維持高位,南美洲疫情風險持續走高。
美國疫情從特朗普下台後控制大幅改善,是以美國車市也是持續回暖,但近期疫情相對嚴峻,歐洲疫情控制很差,1-12月的美國車市比歐洲車市明顯強很多。
5、開發中國家市場普遍不強
從全球各國銷量來看,目前表現相對較好的是發達國家市場,美國、印度、俄羅斯、澳洲等市場總體表現較強,開發中國家的市場總體改善,中國市場表現相對較強。
6、中國的世界市場佔有率走勢
2021年市場進一步分化,中國份額處于高位。2021年1-2月中國春節因素導緻世界份額偏低,随後中國3-8月仍達到世界份額32%;8月以來馬來西亞疫情加劇,在疫情下,晶片短缺,中國車市在世界弱勢中總體較強,9-12月爆發增長到38%。
7、各國汽車銷量月度走勢特征
從世界各國的月度銷量增速走勢來看,基本保持月度之間的走勢均衡狀态,但受到季節因素、年度因素等諸多影響,各國走勢仍有較大反差。
由于中國車市仍是普及期,呈現年初年末相對較強、夏季走勢相對偏軟的情況,而美國車市呈現年初相對偏弱,年中相對平穩的特征。
日本企業市場呈現2020年走勢相對較強的特征,今年12月的日本車市走勢也相對較強。
由于歐美等車市都面臨疫情加重,車市出現劇烈下滑,2021年世界其它車市受到疫情影響而低迷,隻有中國車市較好。
8、國際集團的世界占比表現
本圖為世界銷量份額走勢。從目前集團綜合表現來看,亞洲闆塊普遍表現較強。由于亞洲闆塊對疫情重視較充分,是以受到的損失相對較小,市場表現相對較強。
豐田集團表現相對較強,2021年在世界份額已經達到12.2%左右的水準,但大衆的表現相對低迷,歐洲疫情影響較大。
大衆集團的中國市場損失較大,但北美和歐洲市場損失較小。
南韓現代汽車的走勢較強,在北美和歐洲的現代汽車表現很好,中國偏弱。
本田集團也在今年份額達到5.5%的稍低水準,但仍是超越了福特。
德國奔馳、寶馬集團表現很強。現代起亞近兩年持續較強。
本文編選自微信公衆号“崔東樹”,作者:崔東樹;智通财經編輯:陳詩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