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其關聯的供應鍊企業會因為進入蘋果供應鍊而引以為榮,哪怕是為蘋果提供某個小部件,也會讓這家供應商企業成為細分領域的領頭羊。
不過高收益的同時,也意味着要承擔高風險,供應鍊企業會因為蘋果公司的一些小調整,而影響到整個企業未來的命運,後續的連鎖反應也相當明顯,歐菲光就是代表之一。

歐菲光作為一家國内領先的精密光電薄膜元器件制造商,其掌握着諸多精密光電薄膜元器件制造專利,長期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發、生産和銷售,曾為蘋果提供鏡頭模組。
2021年3月16日,歐菲光公告稱,公司收到了境外特定客戶的通知,特定客戶計劃終止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購關系,後續公司也不會再從特定客戶取得現有業務訂單。
歐菲光還表示,該特定客戶在2019年為歐菲光貢獻營業收入116.98億元,占當年公司總營收的22.51%,而能夠憑一己之力影響歐菲光發展前景的,目前來看也隻有蘋果。
是以該公告确認後,歐菲光被蘋果踢出供應鍊的消息已經基本被坐實了,受此影響,歐菲光的業績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日前,歐菲光釋出公告稱,預計2021年淨虧損19億元-27億元,官方表示,導緻2021年淨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首先是境外特定客戶終止采購關系産生的影響,公司與特定客戶相關的産品出貨量同比大幅度下降,同時公司還承擔了與特定客戶業務相關的子公司,在終止采購關系後所産生的營運成本。
其次是因為國際貿易環境發生較大變化,華為智能手機業務受到了晶片斷供等限制措施,進而導緻歐菲光的多個産品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打入蘋果供應鍊是一件大好事,但過度依賴蘋果有時候也會變成最大的弱點,而歐菲光顯然就存在這類弱點,被蘋果踢出供應鍊後,一家原本盈利的公司如今也開始虧損了。
其實像歐菲光這樣的“果鍊”企業,在中國大陸并不少,這些公司現在面臨的難題就是如何減輕對蘋果供應鍊的依賴。
此前官媒就提到,減輕對蘋果供應鍊的依賴,中國企業的未來發展才能夠得到保障。歐菲光事件隻是一個縮影,因為歐菲光是最先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然後才被蘋果踢出供應鍊的。
華為手機業務今天的這番遭遇,也是美國将其列入實體清單之後造成的,是以中國科技公司想要有更好的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當我們的産業鍊形成了一套閉環,從部件采購到組裝生産再到銷售,都可以完全掌控的時候,就真正地做到了強大,歸根到底是我們現在還是不夠強大。
筆者非常期待中國科技公司能夠突出重圍,真正地做大做強,希望那一天能夠盡早到來。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點贊、分享,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