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綠發會,訂閱綠色未來
近日拜讀了阿裡巴巴釋出的《阿裡巴巴碳中和行動報告》、宣布其2030碳中和目标,頗感鼓舞。然而,仔細拜讀之下,對于其計算方法又有一些擔憂。為此,提兩個建議,供阿裡和其他有志于碳中和的大企業集團參考。
第一部分提到了燃油車将換成電動車的願景。“在2030年前,将所有自有短途燃油車輛替換成電動車,并且一旦技術成熟,将盡快引入電動或氫能重型運輸車。”這裡,我想提醒各位看官——我們應該搞清楚燃油車——提前淘汰導緻的燃油車本身生産環節的碳排放——這個必須要納入計算。
第二點,新技術、新産品、電動車、無人駕駛車等等也被納入報告中。那麼電動車和無人駕駛車的生産環節的碳排放,也一定要納入計算。目前的類似産品有高消耗的、更新頻繁的特征,必須注意生産環節的排放。

現在一提到“技術更新換代”似乎就被與減碳劃上等号。其實未必。它們加快更新換代導緻産品的廢棄所造成的碳排放,以及新産品生産環節的碳排放,若仔細衡量,恐怕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應該在“更新換代”這個環節裡頭基于非常充分的考量,否則我們全局的碳排放恐怕會是一個失敗。
同樣的,改換新能源、傳統能源在發電及相關的供電設施的淘汰帶來的碳浪費、碳排放,以及采用新能源構成的新材料在生産環節的碳排放,都必須進入到它的碳排放總量的計算中。
(本文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供參考。)
文/小田 編輯/綠茵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