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價回收:收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光緒元寶銅币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币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币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镌寫省名。計有:1戶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廣東;9山東;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廣西;18新疆;19黑龍江。

高價回收:收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光緒元寶銅币

廣東省造每元當制錢十文正

圖上此币品相完好,鑄文清晰可見;包漿自然渾厚,是不可多得的美品。正面中央為“光緒元寶”及滿文“寶廣”,外環珠圈,上緣紀地文字為“廣東省造”。下緣紀值文字為“每元當制錢十文”;

高價回收:收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光緒元寶銅币

廣東省造每元當制錢十文背

背面中央鑄“飛龍”圖及珠圈,上緣英文紀地“KWANGTUNG”,下緣英文紀值“TENCASH”。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币之首,是大陸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币,對于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曆史意義。

清代銀币、紙鈔、銅币并行,至嘉慶年間發行新式銀元,而光緒年間鑄行金、銀币更多。洋務運動也影響到鑄币業,兩廣總督張之洞曾于光緒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币機器,并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包括廣東錢局在内,許多造币機均訂購自著名的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

高價回收:收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光緒元寶銅币

大清銅币戶部丙午年鄂字

大清銅币,學名清代機制銅圓,此錢面中央有“大清銅币”四個漢字,内嵌“鄂”字代表湖北省,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币”字樣,兩側為丙午年年份。邊緣中間分别“戶部”二漢字,下端為“當制錢十文”。品相完好,鑄文清晰可見;包漿自然渾厚,是不可多得的美品。

高價回收:收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光緒元寶銅币

錢背中央為蟠龍,上端是“光緒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樣(大清帝國銅币)。

大清銅币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币來作為流通貨币,銅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而如今,大清銅币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大清銅币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币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标。

文化意義

光緒元寶、大清銅币皆為滿、漢、英三方文化的交融,正面既有鮮明滿漢文字的融合;背面亦有充滿西方文化元素的介入。

曆史意義

光緒元寶、大清銅币之前鑄币為翻砂法鑄錢,而自從光緒元寶開始,就使用機器一次性沖壓制成,史稱機制币;是大陸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币,具有劃時代的曆史意義。

收藏價值

随着時光的流逝,光緒元寶大量的遺失。尤其稀缺版本的光緒元寶存于世的更是寥寥無幾,衆所周知,古玩文物以稀為貴,光緒元寶刻錄着一次曆史的颠簸,備受藏家青睐,成為很多買家追逐的焦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