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婚姻中的“過猶不及”與“中道”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将會面臨着許多的問題,許多的選擇,有時讓人不知所措,何去何從。不管人生中風雨如何,隻要能把握好一個度,那我們的人生必定是陽光燦爛,充滿歡聲笑語。可是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卻是我們人生中值得思索的和探究的。亞裡士多德的倫理學認為,中道的基本原則是追求适度的品質,而适度的德性之是以稱為中道,是因為“在所有品質中适度的品質受人稱贊。但是我們有時要偏向過度一些,有時又要偏向不及一些,因為這樣才最容易達到适度。

婚姻中的“過猶不及”與“中道”

适度是處于理性過度和任性失度之間的婚姻之中道

按亞裡士多德的看法,“德性是兩種惡即過度與不及的中間。在感情與實踐中,惡要麼達不到正确,要麼超過正确。德性則找到并且選取那個正确”。為此,亞氏的老師柏拉圖告誡人們,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德性就是在兩個極端之間進行選擇,隻有知道如何在整個的今生和所有的來世永遠選擇中庸之道才能避免兩種極端。因為這才是一個人的最大幸福之所在。況且,脫離了中庸之道,就是脫離了人道。“人類的靈魂之是以偉大就在于把握了中庸之道。”

婚姻中的“過猶不及”與“中道”

在這裡的所謂“中道”就是适度或适中,就是介于過度與失度,或是過分與不足兩個極端之間的适可而止的德行品質。任性的人之是以要有節度力戒失度,是因為任性的人很可能傾向于理性不足而放縱獸性本能欲望,以至于成為縱欲的人;而理性的人之是以需要有度提防過度,是因為理性的人有可能趨向于任性過度而禁锢人性需要,以至于成為禁欲的人;德行的人之是以被稱為有德性,是因為德行的人秉持的倫理道德是适度,堅守的道德品質是節度。講适度的人是不會禁锢于理性過度而可能出現的偏執;而求節度的人也不會放縱于任性失度而可能産生的偏激。

婚姻中的“過猶不及”與“中道”

在我們看來,因為求适度的人已經領悟到:執著于苦行,就猶如執著于放縱,它們都遮蔽了介于貪欲和嗔怒兩個極端之間的某種“中間道路”的适度德行。而德性的智慧可以對抗愚癡,知足可以取代貪欲,慈悲可以戰勝嗔怒。“過猶不及”的文化哲學意義就在于:人生有度,好在适度,害在過度,壞在失度。過度與失度的内在張力雖表現不同,原因各異,但根本原因卻“殊途同歸”——做人做事不講求“度”。

婚姻中的“過猶不及”與“中道”

綜上,親密關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來源于我們的缺乏自愛自信,和我們的貪婪以及對完美主義的過度追求。我們應該學會從兩者中适度抽離,少看一點結果和情感伴侶,多看重過程和相處感受。在生活中,我們不管如何做事處理問題,隻要心中有個度,總能将事情做得有條有理,少出一些差錯,減少麻煩,給别人友善,也讓自己舒心。我們應該把自己的注意力從我們的親密關系是否“好壞”,我們的伴侶是否“完美聽話”的焦點上适度轉移開,更應該看重平日的交流過程是否愉悅,相處過程是否舒服。

婚姻中的“過猶不及”與“中道”

喜歡文章請點個贊,謝謝支援,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記得點贊和轉發。關注我帶給你不一樣的精彩内容!

圖檔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權将及時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