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算是把賺錢這件事玩兒明白了。
蘋果(AAPL.US)于1月28日早間公布2022财年Q1業績。财報顯示,蘋果在除ipad之外的所有産品類别的銷售額都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當季總營收1239億美元(約合人民币7900億元),同比增長11%,創曆史新高,相當于每一秒鐘就要入賬1.5萬美元(約合人民币10萬元),每一天就有13億美元(約合人民币87億元)“入袋”。
值得注意的是,取得這樣的成績iPhone13”功不可沒”,報告期内,蘋果來自于iPhone的營收為716.2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這主要由于售價更便宜的iphone13受到市場歡迎。
周五,其股價突然大漲7%。庫克還釋放好消息,官宣供應鍊正在改善,還表示在探索元宇宙。
股神巴菲特也賺翻了,一夜大賺600億。
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多家華爾街大行紛紛釋出最新評論表示看好,有的投行甚至上調蘋果股票目标價至最高220美元,大摩和小摩更是将蘋果列為其“最優選項”。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單季營收近8000億創紀錄
蘋果大漲7%,巴菲特一夜大賺600億
美東時間周五,蘋果股價開盤後持續上行,收盤漲幅達6.98%,創最近18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股價為170.33美元,當天,其市值大漲1814億美元,約合1.15萬億人民币。最新市值為2.78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7.7萬億元)。
此前,蘋果于美東時間周四盤後釋出了亮眼的2022财年第一财季的季報。報告期内,蘋果實作淨營收1239.45億美元(約合人民币7900億),與去年同期的1114.39億美元相比大幅增長11%,并創下曆史最高單季度營收紀錄;實作淨利潤346.30億美元,同比增長20%,同樣創紀錄,去年同期為287.55億美元。
蘋果大漲,鐘愛蘋果多年的巴菲特也賺翻了。
據伯克希爾去年11月遞交的最新13F報告,截至去年9月30日,蘋果仍為伯克希爾的頭号重倉股,持股數為8.871億股。當時其對蘋果的持倉市值為1255億美元,在披露的持倉資産中占比為約43%
據8.871億股的持股數估算,僅本周五一天,伯克希爾對蘋果的持倉市值就猛增98.58億美元,約合627億人民币。
截至周五收盤,伯克希爾對蘋果的持倉市值約合1511億美元。
iPhone13表現超預期
2021年第四季度,也是自iPhone13上市銷售以來的首個完整财季,庫克表示,iPhone 13全系列的表現都超出了市場預期。
具體來看,第四季度,iPhone的營收超過了716.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為蘋果史上最高的iPhone單季度銷售收入。這主要由于售價更便宜的iphone13受到市場歡迎。蘋果透露,其在美國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iPhone 13系列的使用者滿意度達到了98%以上。
此外,來自于Mac的營收為108.52億美元,同比增長25%;來自于iPad的營收為72.48億美元,同比下降14%,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芯;來自于可穿戴裝置、家居産品和配件的營收為147.01億美元,同比增長13%;來自于服務的營收為195.16億美元,同比增長24%。
Canalys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蘋果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二,占比達到了17%;在2021年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中,蘋果出貨量達到了2895萬台,同比增長達到了28.3%,市場佔有率也來到了8.5%,位列第四位。
所有産品中,僅iPad表現低于預期,第四季度實作營收72.5億美元,同比下降14%。庫克稱,供應鍊的限制是iPad營收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庫克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的供應鍊緊張程度将低于上一季度,供應鍊問題會有所改善。
登頂中國手機市場
分地區來看,大中華區增速最高。報告期内,大中華區實作營收257.83億美元,同比增長21%;美洲區實作營收514.96億美元,同比增長11%;歐洲區實作營收297.49億美元,同比增長9%;日本區實作營收71.07億美元,同比下降14%;亞太其他地區實作營收98.10億美元,同比增長19%。
庫克在電話會議上強調,iPhone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非常不錯,主要得益于老使用者更新以及安卓使用者換機。
據Counterpoint公布的最新資料,2021年第四季度,蘋果以23%的市場佔有率成為中國第一大智能手機供應商,這是蘋果自2015年以來首次登頂中國手機市場。
Canalys分析師Toby Zhu表示,“蘋果在第四季度脫穎而出,在全球供應緊張的背景下保證了中國市場的充足貨源。蘋果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到了其自2009年進入中國以來的曆史巅峰,占市場出貨總量四分之一。同時高端市場強勁對手的缺位也成就了蘋果本季度破紀錄的表現。”第四季度,蘋果釋出出貨的iPhone 13系列達2150萬部。
不過,應當注意的是,iPhone 13系列熱銷的同時,故障不斷。自其上市以來,消費者多吐槽出現信号不良、無限重新開機、“粉屏”“綠屏”等問題,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使用者體驗。
對于未來業務方面,庫克提到對元宇宙的看法,表示看到了元宇宙的巨大潛力,正在進行相應投資,尤其是AR領域。
據稱,蘋果的首款AR頭顯将于2022年底或2023年初問世,支援8K顯示并搭載“M1級别”的強勁晶片。
蘋果成華爾街“香饽饽”!
最高目标價躍升至220美元
在釋出财報後,蘋果成華爾街“香饽饽”!華爾街大行們都“安耐不住”了,“一擁而上”表示看好。
據财聯社,摩根士丹利分析師Katy Huberty表示,将蘋果目标價從200美元上調至210美元,并維持“增持”評級。Katy Huberty在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蘋果去年12月這個季度的營收、毛利率和每股收益都表現出色,“是人們最近記憶中最幹淨的一個季度”。
Huberty表示,這一驚人的業績報告可能會讓投資者“重新關注”蘋果不斷增長的使用者基礎的穩定性和持久性。此外,該公司還在不斷推出新産品和服務,這表明蘋果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他指出,蘋果在2022财年Q1業績表現強勁,凸顯了其實力和“使用者粘性”,是以蘋果是該行的投資首選。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Sidney Ho将蘋果目标價從200美元上調至220美元,維持“買入”評級,他表示對蘋果“強勁”的第一季度業績印象深刻,尤其是在iPhone和Mac方面,并表示,這應該有助于緩解一些投資者對iPhone 13系列和個人電腦(PC)等産品需求放緩的擔憂。
高盛将其目标價從142美元上調至161美元,并重申其“中性”評級。高盛表示,“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強勁的季度,對蘋果來說是一個堅實的指南,因為蘋果的營運環境仍然很艱難。我們仍然認為,在家辦公正在為蘋果公司帶來好處,21财年收入增長了33%,這是自2012年iPhone占據主導地位以來蘋果公司的最高收入增長。盡管如此,這些強勁的資料為艱難的市場一周畫上了句号,應該可以讓投資者放心,2021年底的消費電子産品需求仍然強勁。”
摩根大通重申其210美元的目标價、維持“增持”評級,并稱蘋果為“最佳選擇”。“強勁的需求和不斷改善的供應推動了營收和每股收益的上升。”摩根大通表示,“重要的是,第一财季的兩位數收入增長和‘強勁的同比增長’,使得全年收入在同比增長方面受到挑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這與投資者看空該股的觀點相反。”
瑞銀将蘋果目标價從175美元上調至185美元,維持“買入”評級。瑞銀分析師David Vogt表示,蘋果的iPhone和Mac正在搶占市場佔有率,而服務實力和産品組合正推動其毛利率上升。Vogt補充道,蘋果的供應鍊繼續比同行表現得更好,進而在美國和中國等關鍵市場的份額增加。
iPhone 13系列故障不斷
iPhone 13熱銷的同時,消費者回報的問題也不少。
據廣州日報24日報道,近期,有消費者在投訴平台上投訴iPhone13系列手機出現粉屏的問題。從投訴頁面來看,有蘋果使用者聲稱“買回來20多天突然出現粉屏自動關機重新開機,手機會出現雜音有時候會卡屏”,而且表示手機經常出現營運商頁面,而且耗電快,沒一個月電池健康顯示電池最大容量為98%。
據悉,iPhone 13 使用者發現,自己的手機螢幕會出現大範圍的粉色色塊,甚至整個螢幕都呈現出粉色,與此前的“蘋果綠屏門”等效果類似。根據網友最初的回報來看,隻是iPhone 13、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會出現類似的問題,但是随着問題被曝光,還有網友投稿回報稱iPhone 12也出現類似問題。從使用者上傳的圖檔看,這些“粉屏手機”有些整個螢幕都變成粉色,有些則出現局部變粉以及觸摸不靈、黑屏和自動重新開機等情況。
蘋果維修工程師對此表示,粉屏原因可能是iOS系統與某些APP發生沖突導緻的,如果使用者遇到這樣的問題,可以嘗試強制重新開機,或者更新一下系統。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iPhone 13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粉屏、無限重新開機、電池鼓包、信号不良等。
之前的2021年11月份,就有消費者表示iPhone 13出現紅綠螢幕的問題,而更早的iPhone 12則有人反映螢幕會有綠色、信号不好等等問題。
(聲明:文章内容和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