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語:“除夕三不空,來年不受窮”,三空指的是啥?有什麼道理?

窗花、福字、年畫、守歲,壓歲錢,每每除夕将來,大人們忙裡忙外,小孩子歡天喜地,都盼着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當然,在舉國歡慶的日子裡,還是有許多忌諱的事情要注意,比如不能倒垃圾,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上門讨債等等。

因為各地習俗不同,還有一些地方性的忌諱。

衆所周知,民間習俗一般都是口口相傳,古人為了友善流傳,會将這些經驗總結成為俗語。

比如今天說的這句:“除夕三不空,來年不受窮”。

那麼這“三不空”指的是啥,有沒有道理呢?

俗語:“除夕三不空,來年不受窮”,三空指的是啥?有什麼道理?

“空”這個字本身的寓意就不好,雖然這個文字最初發明的時候是“洞穴”的意思,但随着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無”、“沒有”、“沒結果”等諸多不太吉利的意思。

比如成語空無一物、空空如也、一紙空文、人财兩空等等,皆是如此。

是以古人在過年的時候非常忌諱“空”,這才總結出了這句俗語。

在“三空”之中最怕的自然是“房空”。

房間空着,代表人丁單薄,毫無人氣。在古代,除夕又是竈王爺每年下凡的日期。

然而在這個萬家歡喜的日子裡,如果房間空空如也,沒人居住,沒人祭祀竈王爺,那麼竈王爺則不會降臨,一些不幹淨的東西就可能進來,影響家主的運勢以及健康。

是以我們看古代許多小說中的“鬼屋”,一般都出現在這些空置的房屋中。

是以古人認為,即便是常年在外,到了除夕也必須回家居住。一來是可以團圓,二來可以“壓屋”,讓竈王爺保護一家人平安健康。

不過到了現代,人口的急劇增長,空置的房屋已經不多見了,是以則改成了新房的第一年除夕不能空房。

俗語:“除夕三不空,來年不受窮”,三空指的是啥?有什麼道理?

除了不能空房以外,古人覺得燈油也不能空,也就是說必須要徹夜點燈。

衆所周知,古代照明主要使用的是油燈,在燈油和燈芯的組合之下,讓古代的夜晚不再漆黑一片。

不過由于燈油比較昂貴,一般的家庭無法在夜晚一直使用,是以古人的作息時間和現代不同。

正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日落之後,古人就會躺在床上早早地休息,一來可以節省燈油,二來第二天可以早起工作。

然而到了除夕之夜,即便是窮苦的家庭也會把燈油填滿,讓燈火通明,徹夜不滅,不論是否守歲都要如此,因為這意味着“前途光明”。

在封建的古代,人們相信好的寓意,甯願花錢把燈油填滿,也不會讓其空着,去觸碰黴頭。

俗語:“除夕三不空,來年不受窮”,三空指的是啥?有什麼道理?

這第三空,就是鍋不能空。

在古代形容一家人窮,總會使用“揭不開鍋”來形容,因為鍋裡空空如也,自然是揭不開鍋。

是以到了除夕之夜,人們往往會在鍋裡放一些糧食來“填鍋”,預示着來年溫飽無憂。

當然,在不同的地區,鍋裡所放的食物也不同。

比如山東地區,鍋裡會放一些餃子,意思是來年有餘。而江南地區自然是放一些大米,而且越是飽滿充盈的米粒越是吉祥。

其實不能空鍋的習俗是從明朝開始興起的,因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下令,每年除夕的時候,各家各戶的鍋裡必須放一些食物,不能空鍋。

而他之是以下這樣的指令,除了強調以上的寓意之外,其實還和朱元璋童年時的一段經曆有關。

還記得朱元璋給财主放牛時偷吃牛的故事嗎?

雖然朱元璋很聰明,編了一個謊話欺騙财主,但最終還是被識破了,是以朱元璋不僅丢掉了放牛的工作,父親也欠下了巨額的債務。

俗語:“除夕三不空,來年不受窮”,三空指的是啥?有什麼道理?

到了這一年的除夕之夜,一家人隻能餓着肚子。而朱元璋實在是餓得不行了,于是決定到别人家裡偷些東西吃。

其實想想,他連地主的牛犢都敢殺來吃,在餓極了的情況下,去偷點食物也很正常。

然而他連續找了好幾家,鍋裡都是空的,這讓他非常氣憤。就在他精疲力盡來到最後一戶人家的時候,發現鍋裡有兩個饅頭,這才救了他的小命。

是以他登基之後才會下達一個這樣的指令。

當然了,朱元璋偷吃鍋裡饅頭的故事是一個民間傳說,并沒有曆史依據。不過除夕夜不能空鍋的習俗,卻是從這個時候傳下來的。

後人把“空房”、“空燈”以及“空鍋”這三空總結到了一起,最終形成了這句俗語。

其實古人将其總結成俗語,無非是期盼來年的日子能過得好,雖然并沒有什麼道理,也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但卻讓古人的心裡有了希望,有了盼頭。

在封建時代,“希望”是最為寶貴的東西,不論是金榜題名的希望,還是豐衣足食的希望,隻要人有了希望,就可以繼續生活,繼續延續,直到光明的來臨。

參考資料:《俗語大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