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育兒有妙招:發放三兩“權力”,收獲半斤“懂事”

我的一個遠親,有個可愛的女兒叫小豆。小豆4歲時,父母帶着小豆及奶奶一起回了趟老家。返程時,奶奶因為一些事情暫時走不了,要在老家多耽擱10天左右,這樣小豆就需要留下來和奶奶一起走。因為父母要上班,早晚沒時間接送她上幼稚園。

小豆之前從沒離開過父母,一聽要把她和奶奶留下,不願意,任憑父母把道理給她講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幹。奶奶私下建議豆爸豆媽偷偷走,認為孩子哭上半天就沒事了,但豆媽豆爸不忍心,不願意那樣做。小兩口商量後,決定改變政策來給孩子做說服。

育兒有妙招:發放三兩“權力”,收獲半斤“懂事”

臨走的前一天,豆媽豆爸故意在孩子面前做出愁眉苦臉的樣子,引起小豆豆的注意。豆爸像對一個大人說話一樣,鄭重其事地對小豆說:“爸爸媽媽遇到一件困難的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辦。”小豆問怎麼了,爸爸說,我和你媽跟公司請假隻請到明天,回去就得上班。不過,現在看來回去也不能上班,因為我們要接送你去幼稚園。到十天以後爺爺奶奶回去了,我們才能上班。不過,到那時候,好多工作已經耽誤得完不成了,老闆肯定要訓斥我們,工資也要被扣掉很多。唉,這可怎麼辦呢?

小豆有些同情地看着爸爸媽媽。媽媽也唉聲歎氣地說,這可怎麼辦呢,得趕快想個辦法啊!

小豆像個小大人似的眨巴着眼睛,似乎也在幫父母想主意。

片刻後,豆爸像忽然想起什麼好主意,對小豆豆說:爸爸想來想去,覺得有一個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不知你同意不同意?

育兒有妙招:發放三兩“權力”,收獲半斤“懂事”

小豆豆一聽,催促着爸爸趕快說。

豆爸慢慢地講到:我想到的好辦法是這樣的,爸爸媽媽先回去上班,你和奶奶在這裡再住幾天,這樣我們的工作就能按時完成,不擔心被公司開除,我們的困難就解決了。你看這個辦法怎樣?

小豆豆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這些道理前面聽過,沒參與思考,現在爸爸征求她的意見,她就很努力地去想,欲言又止,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媽媽在旁邊接話說,嗯,我也覺得是個好辦法,寶寶你覺得怎樣,好不好?

小豆豆點點頭,好。

爸爸一下子一臉輕松,滿懷欣慰地說,看來我們3個人一起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辦法的!

媽媽也愉快地接着說,小豆真懂事,能跟我們一起想好辦法了。

孩子一下子高興起來,很有成就感的樣子。

豆爸語氣欣喜地說,小豆豆,你趕緊去告訴爺爺奶奶我們想出來的這個好辦法吧!小豆歡快地去向爺爺奶奶彙報去了。

育兒有妙招:發放三兩“權力”,收獲半斤“懂事”

第二天早上父母臨走前,爺爺突然問小豆豆,真的不打算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去了嗎?豆爸很擔心爺爺這樣問會弄得小豆豆又糾纏着不讓他們走,沒想到小豆豆很自豪地說:我們想出好辦法了,現在我不回去,爸爸媽媽要上班,沒有時間送我上幼稚園,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回去!說話間,一副有擔當的樣子。

分析豆媽豆爸的做法,他們在這件事上采用的是關系扭轉的方式。開始時,孩子居于次要地位,是被動角色,是被說服的對象。她被要求聽從大人的安排,需要為成全他人的安排而出讓自己的利益,是以孩子本能地會抵觸。到後來,爸媽主動把自己降到次要地位,孩子就從一個被說服對象,成為一個可以做出選擇的主動者,同時成為可以實施決定的踐行者。

當孩子參與了一個決策,意識到自己有主動權,有辦法幫助父母解決一個他們自己都不能解決的困難時,她的責任感和自我重要感都在上升。這種感覺是人類内在的追求,哪怕是一個孩子,也會被這種感覺陶醉,這樣,說服就做到孩子的心坎裡了。孩子自然就變得懂事,事情也就容易解決了。

本文節選自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