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近日,故宮博物院新年大展“何以中國”在故宮文華殿開展,趁着熱乎進宮去看了看。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看展當天還偶遇了故宮院長王旭東在接受央視主持人魯健采訪。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以往進故宮博物院多是看建築和特展,反倒是常設展沒怎麼看過,這次看完“何以中國”,看着有點時間就去了陶瓷館。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故宮陶瓷館原在文華殿,2021年5月1日起在武英殿重新開展,武英殿在太和門西側,與文華殿呈東西對稱,這裡也是傳說中康熙擒鳌拜的地方。

故宮博物院收藏有陶瓷類文物37萬餘件,且絕大部分傳承自清代宮廷,可謂自成體系、傳承有序。陶瓷館陳列了其中的1000餘件藏品,從新石器時代的磁山文化到民國時期,分為17個主題展示。

在人們印象中,故宮館藏文物多為明清皇室宮廷藏品,但其中也有幾件三國時期文物,比如曹真碑、魏武猛校尉印等,可惜基本沒有常展。但有一件三國東吳的瓷器國寶,就展在故宮陶瓷館一進門的顯眼位置,這就是青釉堆塑谷倉罐。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青釉堆塑谷倉罐,三國吳,高46.4厘米,口徑11.3厘米,底徑13.5厘米,1930年代後期浙江紹興三國墓出土。紹興在三國時是會稽郡治所山陰縣,是東吳較為富庶的地域之一。

谷倉罐流行于三國吳、西晉時期,有陶、瓷制品,是由東漢的五聯罐演變而來,是當時的随葬用品。其雕塑複雜,樓閣、飛禽、動物、樂舞雜技是其主要表現内容,着重表現豪門貴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樓閣建築以及奢華的生活場面。

這件青釉堆塑谷倉罐上半部堆塑多種飾物:一層兩側各有一條狗,樓檐上有栖息的鳥和覓食的老鼠。崇樓兩側各立一亭阙,阙下有八位侍仆各執不同的樂器演奏。谷倉頂部堆塑五隻相連的罐子,大罐居中,一鼠正從罐口爬出。四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圍簇擁着引頸覓食的雀鳥。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谷倉罐肩部塑貼一龜馱碑,碑上刻“永安三年時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孫壽命長千意(億)萬歲未見英(殃)”24字。永安三年即公元260年,是吳景帝孫休在位時期,我們也藉此得知了這件谷倉罐制造的确切年份。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1976年,浙江上虞發現了東漢晚期青瓷窯址,經過對出土瓷片檢測發現,其燒成溫度已達1300度,這證明最晚在東漢晚期,中國已經掌握了符合現代标準的瓷器燒造技術。

浙江是瓷器的發源地,也是三國兩晉時期瓷器生産的中心。出土發現了大量三國東吳越窯生産的精美青瓷器。

1996年馬鞍山朱然家族墓出土青瓷羊,馬鞍山市三國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館藏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1955年江蘇南京出土“赤烏十四年”青瓷虎子,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東吳瓷器在造型和裝飾上承襲了漢代的瓷器、陶器、青銅器,又有了極大的發展和創新。從出土文物來看,東吳瓷器制品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逐漸替代了漆、木、竹、陶、金屬制品,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故宮陶瓷館這件青釉堆塑谷倉罐級别很高,是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絕對可以稱為國寶。在擁擠的陶瓷館裡,它是為數不多可以享受專櫃陳列的展品。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順便說一下,故宮陶瓷館共計展有七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其餘六件也都是各個時期瓷器最突出的代表作品,觀展的時候值得特别留意。

北朝青釉鳳首龍柄壺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唐魯山窯花瓷腰鼓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北宋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北宋官窯青釉弦紋瓶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北宋鈞窯月白釉出戟尊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宋登封窯珍珠地劃花虎豹紋瓶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參考資料:

故宮博物院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董健麗:《東吳瓷器初論》,《東方博物》,2013(1)

成長

作家、編劇、書評人。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現為北京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北京影視藝術學會會員、稲誠及所城市書店合夥人。

已出版作品《列族的紛争:三國豪門世家的政治博弈》《這樣好讀的曆史:三國争霸》《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制作音頻課程《少年中國史》。

即将出版《亂世來鴻:書信裡的三國往事》《重返三國現場》。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故宮博物院裡的三國國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