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道,HWiNFO開發團隊(一款著名的硬體監控軟體)近日确認他們正在最新版本的軟體中加入AMD RAMP(Ryzen Accelerated Memory Profile)的支援。

雖然HWiNFO開發團隊沒有對AMD RAMP做出更多的解釋,但是在數天後,HWiNFO的開發者在論壇上确認,AMD RAMP正是AMD自己制定的新一代記憶體标準,類似于英特爾的XMP,将被用于Zen4的DDR5平台上。
早在銳龍3000系列大獲成功後,不少業内人士就在猜測AMD可能會推出自己的記憶體标準,後續AMD也确實陸續拿出了A-XMP、AMP等優化标準。但是從根本來看,AMD還是缺乏一個真正的記憶體标準來推進自己在硬體生态方面的優勢,現在,它來了。
AMD RAMP
此前,HWiNFO在新的更新清單中列出了新的測試版本将會增加的功能:
HWiNFO64将移植到Unicode。
增加的 Intel XMP 3.0 修訂版 1.2 的支援。
增加對華擎B660和H610系列主機闆的傳感器監控。
添加了對AMD RAMP的初步支援。
增加對未來AMD AM5平台的支援。
其中最受關注的自然是第四項,AMD RAMP也首次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随後HWiNFO的開發者在Computerbase論壇上發帖确認,AMD RAMP是AMD為下一代平台Ryzen 7000系列所準備的一項技術支援。
根據HWiNFO開發者的解釋,AMD RAMP将在AM5平台上首發并且支援最新一代的銳龍處理器,通過AMD RAMP技術,主機闆制造商和記憶體制造商可以進一步适配和優化各自的産品,讓平台的整體運作穩定性得到有效提升。此外,AMD RAMP技術還将帶來全新的AMD平台記憶體超頻體驗,這一點在DDR5記憶體時代将顯得尤為重要。
毫無疑問,AMD RAMP就是AMD為Zen4準備的一個殺手锏,根據AMD的說法,Zen4将會在今年的晚些時候推出,最快在Q4我們就能看到新一代的銳龍處理器出現在我們面前。
從目前曝光的資訊來看,Zen4架構将為銳龍處理器帶來更高的主頻,可能會是首個官方主頻能達到5GHz的銳龍處理器,對比Zen3的IPC提升或将高達25%。此外,在銳龍6000系列處理器上使用的Ryzen 3D V-Cache技術也将在Zen4得到應用。
雖然小雷也很想與大家剖析一下AMD RAMP的技術要點和表現,但是目前相關的資訊幾乎少得可憐,AMD官方也沒有對這項技術作出更多的解釋,隻能夠從英特爾的XMP标準來猜測,RAMP至少将為AMD平台的DDR5記憶體,帶來6000MHz以上的主頻支援,并且在時序等方面會有更好的表現。
AMD為什麼要打造自己的記憶體标準?
自從AMD推出銳龍系列處理器後,PC處理器市場就不再是一家獨大的情況,英特爾憑借酷睿處理器所帶來的話語權和權威,正在被AMD挑戰,而在經過數年的疊代更新後,銳龍處理器也成功超越了酷睿處理器,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個人PC處理器。
不得不說,AMD拉開了處理器大戰的序幕後,使用者也是從中獲益匪淺,在幾年前小雷也不敢相信自己能有一天可以看到一顆八核十六線程且主頻在4.5GHz以上的處理器,售價僅2000元出頭。
激烈的處理器市場競争也帶來了整個PC生态的改變,讓PC硬體廠商和使用者意識到PC市場并非英特爾的一言堂,他們已經有了第二個選擇。随着AMD的崛起,一系列圍繞AMD生态打造的硬體也在逐漸萌生,其中既有AMD自己推動的結果,也有廠商自發進行适配的結果。
比如在記憶體領域,一些記憶體品牌的高端旗艦從銳龍3000系列開始就出現“專為AMD銳龍平台打造”等宣傳字樣,以此來宣傳他們的産品在AMD銳龍平台上的穩定性和超頻性能。換作數年前,這樣的宣傳大概隻能引來部分PC愛好者的嘲笑,現在卻成為主打賣點之一,當然,英特爾方其實很早就有類似的宣傳,賺錢嘛,不寒碜。
不過,專為AMD平台打造不代表就是使用的AMD記憶體标準,實際上,目前AMD與英特爾都是使用的同一套記憶體認證标準——XMP,而XMP則是英特爾在2007年提出并主導的一套記憶體認證标準。
AMD多年以來一直都在使用英特爾主導的記憶體超頻機制,何嘗不是對英特爾市場老大地位的一種确認呢?當然,不管AMD承不承認,在數年前也确實沒有人可以否認英特爾作為市場龍頭的地位,而且即使在銳龍處理器的打擊下,如今的英特爾處理器也依然占據着大部分的市場佔有率。
是以,AMD想要繼續與英特爾打擂台,搶奪市場話語權,那麼就必然需要一套屬于自己的标準,形成屬于自己的生态體系。實際上在RAMP之前,AMD也曾經在XMP的基礎上推出過自己的記憶體超頻協定,分别是A-XMP和AMP,但是從根本上來看依然沒有擺脫對XMP的依賴,是以最終的測試結果實際上并沒有太多的改善。
随着AMD與英特爾在處理器領域的戰争局勢進一步擴大,AMD顯然需要與英特爾作出切割,以保證自己在下一代處理器的戰争中能夠與英特爾站在同一個高度上,否則将再一次處于劣勢之中。
而在進入DDR5時代後,記憶體的主頻就迎來了一次跨越式的提升,DDR5記憶體的基礎主頻甚至都要遠高于旗艦級DDR4記憶體的超頻後的主頻,至于超頻能力更是有着恐怖的增長。
是以在新一代處理器平台上,AMD和英特爾都不約而同地加大了處理器的緩存,以此來最大程度地利用記憶體性能,同時更大的處理器緩存也對記憶體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見,想要獲得最佳的性能體驗,在DDR5記憶體平台上進行超頻幾乎是下一代使用者的必修課,而在這一方面,英特爾的XMP目前優勢極大。
從目前的新一代DDR5平台測試來看,英特爾的處理器搭配XMP能夠實作6000MHz(預設主頻4800Mhz)以上的自動超頻,而AMD方面因為暫時還不支援DDR5,是以無法進行測試,但是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會比英特爾落後許多。
XMP在AMD平台方面的限制,也讓使用者無法簡單地獲得記憶體超頻效果,隻能進行手動的記憶體超頻,而手動超頻記憶體往往受主機闆BIOS的限制,如果BIOS優化不到位,使用者隻能手動進行時序和電壓調整,複雜程度遠超CPU超頻。
根據小雷的裝機經曆,其實不少主機闆廠商也僅僅對處理器超頻進行了優化,往往忽略了記憶體的超頻,對于普通使用者來說他們隻能借助XMP這樣的自動超頻機制來獲得更高的記憶體性能,而且很多高頻記憶體本身也需要XMP技術的幫助來達到指定主頻。
是以,從商業角度來說,AMD需要與英特爾進一步切割,防止在未來的處理器戰争中受到掣肘,從使用者角度來說,也需要一套有效且穩定的記憶體标準讓使用者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不管怎麼看,AMD硬體生态的組建都必須提上日程,隻有這樣才能對抗英特爾多年建立的生态優勢。
不過,也有網友擔心AMD另起爐竈制訂自己的記憶體标準,是否會導緻未來的使用者在選購相關硬體時購買到錯誤的記憶體,導緻不相容的情況發生。實際上,從過去的XMP授權模式來看應該是不用擔心的,AMD的RAMP其實并不是要取代XMP,而是在XMP之外,為主機闆和記憶體廠商提供一個針對性的記憶體優化标準,讓廠商能夠為AMD平台提供更有力的支援。
而且,對于記憶體廠商來說,雖然可以推出AMD專用的RAMP記憶體,但是并沒有這個必要,想辦法在記憶體中同時加入XMP和RAMP的支援,讓記憶體能夠在兩個平台之間都獲得最佳的體驗,最大程度的擴大使用者群體才最符合他們的利益。
至少對于AMD的使用者來說,AMD RAMP的誕生無疑是一件好事,至少讓AMD平台的記憶體超頻變得更加簡單和穩定,為使用者帶來充足的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