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财聯社,作者史正丞
美國當地時間周四,剛剛釋出超預期财報的特斯拉以一根光腳陰線大跌11%。雖然有晶片産能不足影響業績增速的預期,但這類衆所周知的利空何以使得世界首富馬斯克的财富一夜蒸發258億美元(折合人民币1642億元)?
算上周四大跌的11%,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經累計下跌21%。雖然這樣程度的跌幅在公司曆史上并不鮮見,但目前的技術圖形仍未出現獲得支撐的信号,疊加外部環境的不确定性,這一輪震蕩勢必還将持續。

(特斯拉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業績足夠亮眼 但成長焦慮隐現
客觀來說,特斯拉的Q4業績已經足夠好了:營收177.2億美元(市場預期165億美元),淨利潤23.2億美元同比暴增接近760%,同樣好于預期。毛利率繼續走高至27.4%,而營運利潤率更是接近同比翻3倍至14.7%。
相較而言,通用汽車的營運利潤率隻有9.5%,而福特更慘僅為2.2%。這也能部分解釋為何特斯拉能夠享受十倍于後兩者的估值。
按周四收盤價,特斯拉的動态市盈率(TTM)為150倍,而通用是6.88倍。
但高達百倍的市盈率并非沒有代價,一旦市場對業績增速産生擔憂,“殺估值”就成了必然發生的情況。
在昨日公布的業績展望中,特斯拉在業績指引闆塊繼續模糊地表示“在數年的時間架構裡實作年均50%的傳遞量增長”。不過公司也強調現在超級工廠的實際産出已經連續幾個季度低于産能,供應鍊瓶頸預期将會持續到2022年。
特斯拉在2021年總共傳遞了93.6萬輛車,較2020年的49.9萬輛上漲87%,如果按照公司所述“産量低于實際産能”,特斯拉2022年的業務資料能否達到預期勢必也要看晶片廠的臉色。
(特斯拉季度傳遞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财聯社)
随着基數的增長資料增速下滑實屬合理,但市場擔憂的是下滑速度過快引發估值邏輯調整,特别是在一衆傳統車廠豪擲數百億美元進軍電動車行業的背景下。一旦資料顯示特斯拉丢掉行業龍頭位置,支撐百倍市盈率的邏輯也将遭遇動搖。
怒怼拜登
相較于以往完全不把傳統車企放在眼裡,馬斯克的一舉一動也正在透露出這種焦慮。
本周美國總統拜登在官方媒體帳号上釋出了與通用董事會主席兼CEO Mary Barra合拍的短視訊,稱贊了通用和福特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美國生産電動車。對此馬斯克連發數條狀态抨擊,稱拜登和Mary Barra應該為這樣的謊言感到羞愧,在周四回複網友時更是将拜登稱為“人型濕襪子木偶”。
(來源:社交媒體)
當然,馬斯克對拜登有意見也不是新鮮事。由于拜登努力推行的基建法案中包含大幅提升本土生産電動車補貼額的條款,這也被視為對通用、福特等本土廠商的利好,自然不利于特斯拉。同樣本周拜登在白宮舉行的相關産業企業家座談會也邀請了Mary Barra出席,馬斯克毫無意外地再次沒有收到白宮的邀請。
更深層次的憂慮:皮卡遲遲未現身 入門款新車亦無蹤影
如果說供應鍊瓶頸、競争加劇或多或少算是意料之中的外部環境變化,諸如Cybertruck一再跳票則多少會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馬斯克在周三确認,由于全球晶片短缺,公司很難在2022年推出任何新車型。這句話也意味着原定于2021年上市的Cybertruck至少要推遲到2023年。
在特斯拉努力消化既有訂單的背景下,包括Rivian、通用、福特等大廠已經在美國市場打響了電動皮卡市場的争奪戰。Rivain的R1T已經于去年底開始傳遞,皮卡大廠福特的電動版F-150也将于今年春天開上美國的大街小巷。老對手通用旗下的悍馬、雪佛蘭也已經宣布參與今明兩年的“皮卡大戰”。
除了皮卡市場外,外界盛傳已久的“2.5萬美元”入門款特斯拉也沒有動身的迹象。财聯社此前曾援引知情人士報道“Model Q 2023年上市沒有根據”。馬斯克也在周三确認,“眼下公司盤子裡的東西已經足夠多了”,目前公司并沒有在推進入門款特斯拉項目,可能最終會在未來某個時刻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