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年銷量翻了三倍,新能源重卡“升溫”

去年銷量翻了三倍,新能源重卡“升溫”

近日,工信部釋出了第352批新車公示,共有240款新能源車型,其中新能源重卡94款。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信部釋出的近幾批新車公示中,新能源重卡的申報數量一直處于高位。

随着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推進,電動化路線在重卡賽道逐漸“熱”了起來。2021年,大陸電動重卡銷量同比增長近3倍。業内專家預計,2022年電動重卡産量将實作3倍增長,達4萬輛以上,同時帶來60GWh以上的動力電池需求。

(文丨本報實習記者 楊梓 姚美嬌)

電動重卡迎來發展良機

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國内重卡累計銷售139.1萬輛,同比下滑14.1%,其中上半年重卡銷量為104.5萬輛,占比達74.9%,呈現“先熱後冷、先揚後抑”的特征。

業内人士認為,排放标準的全面切換推動重卡市場需求在上半年加速釋放。2021年4月,生态環境部釋出了《關于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标準有關事宜的公告》,明确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内全面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标準,禁止生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标準的重型柴油車。

“2021年重卡市場‘先揚後抑’的主要原因是‘國五壓國六’,即原本經銷商積壓了大量國五車輛庫存,使得之後的國六車型進庫及銷售困難。”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獨立研究者曹廣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凸顯了大陸重卡動力系統向何處發展的問題,按目前國六、國七這樣發展下去,僅靠發動機減排的技術路線已基本走到盡頭。”

電動卡車觀察的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1-11月,電動重卡累計銷量達6840輛,同比增長198.6%,其中11月單月銷量達1704輛,同比增幅達668%。由此可見,在2021年重卡市場低迷的同時,電動重卡銷量連月大增,雖然基數較低,但為整個重卡市場增添了活力。

“在目前國家環保政策、燃油動力國六車型購置要求及營運成本顯著增長等因素的驅動下,新能源重卡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時機。”業内專家指出。

各大車企紛紛布局

與銷量大增同步的,是各大車企紛紛布局新能源重卡領域。如2021年三一重卡推出30餘款新能源産品,其“江山”EV550和EV490電池容量可選282KWh和350KWh,已廣泛應用于河北、新疆、天津等各大鋼企、礦山、港口;今年1月8日,以電動重卡入局的元動新能源汽車品牌在上海正式啟動,緻力于推動重卡電動化、智能化;1月11日,東風商用車與國家電投氫能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在未來兩年内實作1000輛燃料電池重卡的市場聯合推廣……

中信證券預測,2022年政策或繼續為新能源重卡行業發展送來東風,且各個層面的支援政策有望疊加,燃料電池重卡将明顯放量,同時新技術、新應用場景的落地推廣有望催生新賽道。

據統計,目前國内重卡保有量約800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比重僅2.67%,但重卡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和顆粒物分别達汽車排放總量的85%和65%。由此可見,作為交通領域的排放大戶,重卡新能源轉型需求迫切。同時,相較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商用車電動化較遲緩,新能源重卡的市場滲透率更處于低位。

此外,多位業内專家還表示,換電是重卡電動化最佳的應用模式。目前,換電重卡已在部分地區得到支援。2021年10月,工信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選取11個城市作為換電試點,其中宜賓、唐山、標頭為重卡特色類試點。

市場需求決定技術路線

近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聯合釋出的《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确,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标準在2021年的基礎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等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标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20%。曹廣平預測:“2022年新能源重卡銷量可能出現‘翹尾效應’,行業内大部分企業可能會争搶最後的補貼。”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物流中心主任蔡翠表示:“目前重卡應找到合适的應用場景進行嘗試,如一些公鐵、公水多式聯運兩端的公路短駁運輸,由于線路固定、距離适中,充換電基礎設施可以得到保證,是電動化重卡較好的應用場景。”

那麼,未來如何進一步推動重卡電動化?“僅靠政策支援還不夠,需要讓技術路線對準真正的市場需求,才能助力行業發展,并有利于将更多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曹廣平指出,“讓不同技術路線自由競争,找到不依賴補貼的長期有效辦法,符合國内和國際市場使用者的需求。”

去年銷量翻了三倍,新能源重卡“升溫”
去年銷量翻了三倍,新能源重卡“升溫”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見習編輯 | 李澤民

編輯丨李慧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