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取消來電顯示費,營運商不妨主動些

各大營運商不妨将來電顯示費及時進行清理,還利于民。

全文1149字,閱讀約需2分鐘

新京報評論員 馬小龍 編輯 遲道華 實習生 韋英姿 校對 王心

取消來電顯示費,營運商不妨主動些

▲改号軟體修改電話号碼、來電地名等資訊,使電話詐騙更加隐蔽。圖/新華社

據報道,針對網民關于“來電顯示費用何時能夠取消”的留言,工業和資訊化部在人民網“上司留言闆”回複稱,來電顯示費不由政府進行定價,目前僅存在于部分未遷轉、已經停售的老套餐使用者中,占比低于2%,将在3年—5年内逐漸取消來電顯示費用。

來電顯示還要收費?對這個收費項目,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但它卻真實地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此前,手機漫遊費在經曆充分讨論之後,已被取消,但來電顯示費卻依舊存在,雖說目前使用者占比較低,但這種收費的合理性,仍舊備受質疑。

一方面是因為,随着大陸通信領域相關技術的迅速發展,來電顯示這種基本服務的成本其實已經很低,一些營運商已經将其囊括到套餐之中,在此情況下,繼續就此項目收費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另一方面,來電顯示的服務品質存疑。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詐騙電話往往會以各種各樣的馬甲,對使用者進行騷擾,在這個過程中,來電顯示的披露資訊往往并不準确,但在事後,營運商卻幾乎從未擔責。

這也是很多人诟病“來電顯示收費”的原因——既然服務未做到位,那麼,依舊收取相關費用其實并不合理。而且,很多使用者在這個過程中,也并不了解個中費用明細。

此次工信部表态,将繼續通過鼓勵市場競争和加強政策引導等方式,在3年—5年内逐漸取消來電顯示費用。這讓不少人看到徹底取消此項額外收費的希望。當然,大家也希望這個時間周期能夠更短一些。

2014年,工信部聯合發改委印發檔案,放開所有電信業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由電信企業根據市場情況和使用者需求制定,不再由政府定價。也就是說,在取消來電顯示費的過程中,尊重市場規律是必須要遵守的“鐵律”,政府不能進行過多幹預,這也是工信部表态“将在3年—5年内逐漸取消”的原因之一。

而從經營層面看,取消來電顯示費對三大營運商收益的影響其實也不大。一是,自2017年起,工信部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在新增及在售套餐中贈送或包含來電顯示業務,不再額外收取費用,并逐漸推動存量使用者遷移。二是,電信領域專業人士表示,經過多年的技術發展,目前來電顯示的成本并不高。是以,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取消來電顯示費,都宜早不宜遲。

現在,工信部已明确表态,要逐漸取消來電顯示費,那麼,三大營運商不妨盡快行動起來,積極主動落實好“提速降費”有關政策要求,惠及于民。此前,手機長途漫遊費等費用的取消就備受好評,營運商取消來電顯示費,也是實實在在地讓利于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