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7天要趕6場相親,怎樣避免“節前綜合征”?

摘要

中青評論

未婚青年與其陷入所謂“節前綜合征”的焦慮中難以自拔,不如找到問題的來源,向長輩表達内心想法。

據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報道,最近,江蘇某單身女性白領小夏因長輩催婚壓力巨大,春節假期即将到來,她被安排了五六場相親,幾乎患上“節前綜合征”。一時間,相關話題登上微網誌熱搜,很多網民都表示有類似體驗,對此深有感觸。

春節7天要趕6場相親,怎樣避免“節前綜合征”?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雖然不同的人患上“節前綜合征”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焦慮與疲憊是這些人共同的心理狀态。其實,“節前綜合征”并非心理疾病,而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态。節假日本是可以讓人安心休息的時間,但平時不便的活動往往被安排在這段時間,令人手忙腳亂。還有不少上班族忙于工作,對節假日期待過高,出現了“節日未到心思先亂”的心理症狀。從此事來看,這位女白領是因為被安排頻繁相親,才陷入了心理上的困擾。

報道援引心理專家的說法,建議年輕人應學會自我調節,家長也應充分尊重孩子意願。不少網民也從自身經曆出發,表達對這一建議的認同。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強烈的催婚态度十分常見。但是,婚戀不可“速成”,僅靠催促往往不起作用,甚至會适得其反。有大齡未婚者是以與家長産生沖突,家庭沖突一觸即發。在如此情勢之下,很多單身青年恐懼長輩安排的相親,也就在所難免了。

春節7天要趕6場相親,怎樣避免“節前綜合征”?

對那些自己很想“脫單”,是以主動相親的年輕人而言,相親往往不是壓力來源。但此事中的女白領,以及很多網民吐槽的情況,都是“家長比孩子還焦慮”。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今年輕人對待婚戀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婚姻早已過時。

長輩希望孩子盡快成家,其急切的心情可以了解。但是,很多家長隻看到孩子不願意相親,卻不明白他們真實的想法,也不了解他們真實的處境。年輕人難以進入婚姻的原因,家長未必清楚,不少長輩也沒認真跟孩子深入探讨過這些問題,隻是一味要求孩子盡快相親和結婚,如同“完成任務”,自然不會得到年輕人的認同。

長輩要以更恰當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關愛與期待,年輕人也要做好自我調節,盡可能了解父母、防止小沖突更新為大沖突。兩代人之間的觀念差異在所難免,學會求同存異,才能讓家庭關系更顯和諧。

焦慮或許不可避免,但年輕人還應認識到:一味陷在“節前綜合征”的情緒之中,無助于解決現實問題。趁着春節假期,年輕人可以試着向長輩表達内心想法,進而增進雙方的了解,這并不妨礙他們堅持自我意願,也有助于化解長輩的焦慮。

撰文/黃帥

編輯/楊鑫宇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