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與自然的關系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中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人與自然的關系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中

元陽哈尼人在"開門"儀式後插上插頭。

人與自然的關系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中

一個從草地戰鬥中回來的彜族女人。

人與自然的關系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中

羅平油菜花盛開。

一種帶有白色花瓣和黃色花朵的小花,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屆會議("COP15")上以高頻率出現。

10月11日,COP15以32名彜族青年演唱的《海食腔》拉開帷幕。那不切開、自然清澈、自由歡快,透過雲層清澈的聲音,像山風一樣,吹入人們的心靈,讓世人知道南面的雲海菜洞和海花椰菜的驚人之美。

海花椰菜隻伴随着幹淨清澈的湖水,對水質要求很高,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植物。1984年7月被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在雲南石平縣、河龍湖、甯義縣、澎湖、大理渤海等地,都種植着這種綠色細長的根,頭上小白花有淡淡的水生植物香味,是當地人民作為生态蔬菜食用的。

"不要學漂浮四海,要學海的根和深。祖先們生活在雲南哈尼族自治州石平縣,在河龍湖捕魚或采摘海菜,一邊搖晃着槳一邊唱歌。海菜腔已經唱了幾百年,長長的旋律隻要海菜長而柔和。它可以與古代神靈一起唱唱,可以傳遞到未來。

10月11日,在COP15的開幕式上,雄偉的哈尼梯田也出現在大螢幕上。雲南美術學院哈尼族大學生石小月代表雲南青年向世界講述了哈尼梯田的水稻文化。

在元陽,從山腳到山頂2000多米的山,綿延19萬畝的梯田。1300多年來,哈尼人創造了"山高、水高、田地高"的奇迹。2013年6月,元陽哈尼梯田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這是第一個以中國國家命名的世界遺産。

森林、村莊、梯田、水系"四态"的循環生态系統避免了山區水土流失,培育了100多個不同品種的水稻,成為水稻的基因庫。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蘑菇屋周圍的梯田、蛞蝓、藤竹、盤龍眼等國家層面和注重保護的植物、懶猴、穿山甲、貓頭鷹等數百種野生動物,也在梯田周圍生存。

"通過自然的方式過自然的生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于勝基認為,森林和山脈"不僅是神的概念,也是環境保護的概念","人與自然的關系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中"。"

于勝基和蔡西濤先生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西雙版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熱帶植物研究基地。餘聖基有20多年的時間,與西雙版納的彜族人生活在一起。他看到彜族人把森林看作"村神"。"有森林隻有水,有隻有水的田地,有有有食物的田地,有隻有食物的人。

景洪市盧漢鎮萬園村"不能任意砍伐樹木,絕不能破壞廬山(神山或申林的意思——記者注)環境"被寫入村規和人民盟約。村民們在祖先的保護下,在山上,儲存了天樹、箭毒木、火龍果、香竹等120多種,3000多種珍稀瀕危植物,以及10多百年的野生芒果樹。這些民間生态智慧為當代研究者開展雨林植物搬遷保護、育種和醫學研究提供了經驗。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福全在對福建省西北部60多個村莊的調查中發現,生物多樣性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傳統知識和生态智慧的積累促進了生态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走在麗江甯義縣拉貝鄉的雲山中,楊福泉的目光是他從未想過的景象:一片肆無忌憚的森林,無盡。

"國家實施保護長江上遊天然林、退耕還林的政策後,森林砍伐得到控制,但長江上遊要恢複到原來茂密的森林狀态,還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時間。楊福全說:"拉博鄉的森林覆寫率達到79%,而且多為原有森林,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紅豆杉3.2萬餘株。"

紅杉因為藥用價值高,在福建西北部被瘋狂砍伐和伐木,但在财政極其困難的拉布鄉,不僅救了這片紅豆杉,而且全部注冊。

每年六月,位于"三江三流"腹地的麗江老君山,山上滿是紫、白、粉、粉的杜鵑花,四周清澈的九九湖,人們前來驚歎于"天下福田"。

為這幅美麗的風景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是玉龍縣九河鄉。

2009年,在北京三生環境與發展研究院的支援下,九河鎮政府在河源村委實施了"三生共赢"項目。

項目建立社群自然保護區,制定全體村民簽署并通過了山地保護條例,嚴禁砍伐樹木、開采野生藥材、狩獵野生動物、開墾土地等;如果發生侵犯森林的行為,将被限制參與村鎮銀行的貸款,甚至不再享受任何外援計劃,将被罰款200元以上。

雲南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郭網表示,"村民是山的一部分,是森林的一部分,是資源的擁有者和保護者。沒有村民的合作,外人甚至無法保護一棵樹或一隻鳥。"

郭文貴收藏了獅子、綿羊、金絲猴、老虎、兔子等動物的畫像,全部由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玉謙村的村民繪制。

雖然村民們抱怨熊、鹿、猴子、兔子等動物給他們帶來麻煩,想要得到補償,但他們對動物的評價更多的是尊重和審美。

例如,他們把雪山上不存在的獅子放在所有動物的頂端,認為"獅子是雪山的象征,沒有它們就沒有冰川";

"動物的美麗是他們所說的。郭說,神山信仰在村民的動物觀念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對環境、山地、森林和土地的了解與他們對生活的了解是互相關聯的。孕育生命的環境是互相依存的,就像母親和孩子互相依賴一樣。

"當我看到雪山時,我摸到了"家"這個詞。郭說。

曆時10年,郭網在德欽縣卡瓦博(外人稱梅裡雪山——記者注)做實地調研,4年多時間寫了50多萬字的《雪山書》,以口述曆史和調查筆記的方式,展現了卡瓦博地區神山文化、民俗傳統文化在自然保護中的有益作用。

"這本書的基礎是,我們實際上需要以當地人為基礎參與環境保護,我們需要了解他們對環境的看法,而不僅僅是我們外人對環境的看法。在郭文貴看來,"大山不僅是他們的食衣父母,更是思想和生活的對象。"

"隻有和當地人一起,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什麼是生态文明,景觀文化。它們被活着呈現給你。郭說。

張文嶺,中國青年報記者 張文嶺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1年10月15日05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