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作者:映畫情報局

2020年似乎是大自然開始與人類進行“反抗”的一年:澳洲山火、巴西洪水、美國流感,以及我國的肺炎......許多災難就這樣在2020年“集中發生”了。早在1997年,被尊稱為“動畫界黑澤明”的一代動畫大師宮崎駿就曾用自己的畫筆去創造了一部動畫作品來探讨人與自然關系的電影——《幽靈公主》。下面我們将從不同角度,剖析宮崎駿這部奇幻主義影片《幽靈公主》的魅力以及現實意義所在:

《幽靈公主》由宮崎駿執導松、田洋治石田百合子、田中裕子等配音,久石讓配樂,由吉蔔力工作室在1997年推出的一部長動畫電影。《幽靈公主》斬獲包括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第21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在内的二十餘項大獎。電影在日本本土的票房高達193億日元,累計有1420萬人次觀看,在當時是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幽靈公主》成為日本當年現象級動畫作品,可謂名利雙收。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幽靈公主》是宮崎駿執導的第九部長動畫電影,保持着宮崎駿一貫的幻想與童真的風格。在日本曾有粉絲對宮崎駿的執導的所有電影進行投票,選出一部“最能代表宮崎駿”的電影,《幽靈公主》位列第三(僅次于《千與千尋》、《龍貓》)。換句話說,《幽靈公主》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宮崎駿最具有代表的作品之一。

為了拯救危難中的村民,阿西達卡的右手中了兇煞神的詛咒。他不得不離開親人前往西方流浪、“用清澈的雙眼目睹事情的原委”,進而尋找解除詛咒的方法。在阿西達卡的旅程中,整個事情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人與自然之間,到底有沒有一個相處之道呢?影片的最初,阿西達卡隻想着如何才能解除自己右手的詛咒,而當他了解事情原委之後,他這次旅程的目的卻變成了如何阻止人與自然之間發生的災難。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戰争或許永無止境,人為了生存開發就得破壞自然,而自然為了防止自己的滅亡,于是報複人類。

《幽靈公主》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倘若我們是站在人類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那麼影片中人類陣營做的任何事情都無可厚非;而如果我們站在森林的角度去想,那麼森林的報複也完全是人類咎由自取。它不像宮崎駿《風之谷》裡對人類貪婪無知的一味批判,《幽靈公主》并沒有探尋“人類與森林”到底孰對孰錯。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宮崎駿是采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展現電影的主題?又是如何讓觀衆置身于《幽靈公主》裡這一場人與自然的“恩怨史”呢?

盡管《幽靈公主》講述的是人與自然的【沖突】、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可出現在電影裡能叫出名字的角色并不多,幾乎每一個有名字的角色都代表着背後的一個群體。

男主角阿西達卡,似乎永遠保持着理性,在森林與小鎮之間來回穿行,他在劇中表現很豐滿,但因為他在電影裡沒有犯任何錯誤,是以不是那麼真實,觀衆看不到他的成長,似乎宮崎駿賦予了阿西達卡一股“神性”,他是通過他的眼睛見證了很多東西,似乎是個旁觀者 ,把整個故事串起來。阿西達卡所代表的群體,正是宮崎駿這種【故事的講述者】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幽靈公主”珊,她是被遺棄在森林裡的棄嬰,被白狼一族撫養長大,進而成為了森林的一份子。當阿西達卡想留住珊的時候,珊坦言道“我是白狼,我讨厭人類”。而珊準備要殺死阿西達卡的一瞬間,阿西達卡對她說“你真美”的時候,她突然愣住了,那種反應不僅僅是少女情懷的袒露更是壓抑已久的人性的爆發,她内心深知,自己畢竟還是人類啊。珊所代表的群體,正是身處自然,【堅持以自然為本】的一群人。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除了這兩個角色,剩下的角色則十分容易區分陣營。動物一方是自然陣營;而人類一方就是代表着人類這個龐大的群體。但動物也可以分為以野豬一族的進擊派、以白狼一族的保守派,以及遊離于二者之間的狒狒一族;同理,人類陣營也是如此分為了征服派、保守派、中立派。

似乎所有的觀衆都可以在《幽靈公主》裡找到與自己對應的角色,進而引起共鳴;似乎我們也跟着【故事的講述者】阿西達卡一起,進入了這一場人與自然的恩怨戰争中。

在《幽靈公主》的片頭,阿西達卡所處的鎮子裡一片祥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在這裡宮崎駿使用的大多數都是遠景,我們的視角是俯瞰着這一片祥和的大地,山與水、雲與霧,人與動物盡收眼底。平行蒙太奇與交叉蒙太奇的交錯運,使故事的節奏不斷推進。當阿西達卡越開始接近的真相,鏡頭也越來越近,俯瞰的視角在故事進行當中幾乎不存在了,而我們能看到的人類場景也隻有濃煙、火铳散發的火光。到了電影的最後,鹿神倒下之後的那一刻,大量的遠景鏡頭又回來了。枯萎的樹木上、戰後的廢墟上都長出了新鮮的嫩芽、大地一片春色。我們的視角就像是又回到了開頭裡阿西達卡的小鎮一樣,又開始俯視大地。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這樣處理的方式除了能夠讓觀衆反思以外,也袒露出宮崎駿希望人類與自然能夠和諧共處的心願。

提到宮崎駿執導的電影作品,就一定繞不開這個名字——【久石讓】。久石讓與宮崎駿的合作可以說是電影史的一段佳話。自從1984 年在《風之谷》裡合作之後,幾乎每一部宮崎駿的電影都是交給久石讓去配樂,兩位老先生已經合作将近大半個世紀。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說回電影,在《幽靈公主》裡久石讓居然幾乎放棄了自己最令人稱道的鋼琴,而是選用了管弦樂。因為《幽靈公主》意在表現出人與自然之間的争鬥,場面大多宏偉、壯烈。是以久石讓用管弦樂去營造一種“史詩感”。而到了電影的結尾,鹿神倒下的那一刻,似乎所有的戰争全部停止,新芽從戰争後的廢墟上冒出,萬物複蘇、一片生機。這是久石讓使用了最拿手的鋼琴!在柔和的鋼琴旋律之下,平靜的湖水、坍塌的枯木栅欄上綠芽冒出,綠意萌發,一股禅意也油然而生,觀衆在鋼琴曲《アシタカとサン》彈奏第一個音符的時候便開始了對人與自然之間【沖突】的反思。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而久石讓的配樂更是十分貼合宮崎駿的鏡頭排程和色彩運用:在阿西達卡初離家鄉、踏上遠征的時候宮崎駿采用遠景來縮小阿西達卡在畫面中的比例,配合上空然出離的配樂,我們仿佛能切身的體會到阿西達卡的孤獨;同樣在阿西達卡的流浪中,他牽着自己的鹿跋山涉水,在他将自己的食物分給它時,畫面中除了他們以外,還有幾隻小鳥飛過,此時旋律又歡快了起來,意圖表現少年在旅途中也有驚喜與自由。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幽靈公主》的用色數高達580種(宮崎駿其他作品用色基本都在350-400種之間),不同于宮崎駿以前的作品,《幽靈公主》隻有在開頭和結尾使用了非常明亮的色彩,電影其他場景基本都十分灰暗。而影片的配樂也隻有在開頭和結尾的音樂具有平淡的情緒,其餘的情緒都帶有上揚或者下抑的韻律。這樣是為了觀衆能夠在結尾有更加深刻的反思。

我們的情緒就這樣,被久石讓與宮崎駿這兩位大師用的這些小細節給“安排的明明白白”。是以我們更容易接受電影所帶給我們的主題,自然而然就會随着故事的主人公去思考人與自然的【沖突】。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不同于《風之谷》,《幽靈公主》并不拘泥于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而是從人與自然之間無從化解的天然【沖突】出發,通過人類自身的生存角度,去探尋人類與自然是否能夠真正實作和諧共存這一偉大命題。故事的結尾似乎沒有給出一個标準答案,從一開始割下發髻的阿西達卡懷着必死之心,到最後解除詛咒重獲新生、當鎮子被摧毀,阿時安慰丈夫“人活着就會有希望”、阿西達卡最後大聲安慰珊“隻要活着,就有希望”,宮崎駿一直在隐諱地向我們表達:無論你是誰,請活下去。除了對生命的敬畏與感激,宮崎駿也有着自己對于生活的斟酌與考量。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隻要活着,就有希望。正如開始神婆所說,“用澄澈的雙眼去見證事實”。宮崎駿隻希望我們用自己的眼睛見去見證事實。無論是電影還是現實中,生活從沒有誰對誰錯,隻有能夠活下來的人。影片的結尾珊與阿西達卡還是分别了,比起吉蔔力工作室其他的“大團圓”結局,《幽靈公主》的這個結局無疑有更多的變數,也有更多的禅意。

2020的開頭或許并不是很順,但隻要努力活着就有希望,不是嗎?

深度解析豆瓣8.9《幽靈公主》:人與自然恩怨的悲壯史詩一、角色形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塑造,進而讓不同的觀衆都能引發共鳴二、鏡頭語言:不同故事段落的塑造,鏡頭排程不同,主配層次分明;以不同距離的拍攝手法,讓觀衆猶如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而引發對影片與現實的思考三、視聽語言:久石讓别出心裁的配樂、宮崎駿出色的場面排程與色彩運用,讓觀衆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結語與延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