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慶網回顧: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10月12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昆明舉行的第15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上司人峰會上的視訊演講中強調,"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我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定向話語充分展現了中國對推進全球生态文明建設和未來全球生物多樣性管理的期望和承諾。

對人類來說,隻有一個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生态系統退化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并将使人類難以實作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百年願望。站得高,坐得平,走得很寬。隻有遵循自然規律,堅持簡單的生物多樣性理念,世界各國才能在綠色發展領域有效形成凝聚力,劃定同心圓。"國際社會應該加強合作,在一個地方思考,做一個地方,在地球上建立一個生命共同體。在中國人的聲音中,"在地球上建立一個生命共同體"不僅僅是關鍵詞。中國從對人類文明責任的角度出發,也為世界各國共同應對未來不可知論的環境挑戰提供了方法。

"有時候,土地的财富是有限的,人類的欲望并不極端。經濟社會的發展帶動了人類生活場景的繁榮,如錦繡一樣綻放。然而,繁榮的可持續性在于遵守自然法則,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維護軸心的關鍵。不久前,中國首份官方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披露,中國90%的陸地生态系統和71%的優先野生動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大熊貓、朱琦、亞洲象等瀕危物種種群數量正在增加。我國林區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從2000年到2017年,全球約25%的新綠化面積來自中國,中國占全球綠化增量的最大比例。将無形的綠色發展轉化為有形的綠色價值,激發人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熱情,創造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動局面,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中,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做出了強有力的嘗試。

在所有活動中,人是最關鍵的力量。習近平校長在主旨演講中,明确指導"以生态文明建設為指導,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辯證地講,'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種宏觀系統工程,在很多領域形成'獨立而有機的聯系',彼此之間有"宏觀"和"個體"的聯系。珍珠玉就在我們面前。昆明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屆會議的東道主,位于中國西南山區雲南,是世界上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在中國和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偉大的力量來自于人,深刻的變革在于人,真正的結果造福于人。作為發展禀賦,強大的生物多樣性基礎讓雲南和中國獲得了參與發展的權利,也讓最好的生活擁有了最真實的落地。

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生物多樣性使地球栩栩如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于保護地球的家園,促進可持續的人類發展。"一個想法的追随者往往代表了這一時期人民的願望。此前,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戰略之一。東方大國前途命運與各國人民前途命運始終緊密相連,為世界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力量。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上司人峰會上,我們期待更多的中國聲音和更多的中國行動。

來源:中國青年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