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俠汽車新增股權當機資訊,投資115億元工廠“爛尾”

又一家造車新勢力撐不住了。

近日,天眼查資訊顯示,上海遊俠汽車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遊俠汽車”)新增股權當機資訊,被執行人為遊俠汽車董事長衛俊,當機股權數額為4500萬人民币,執行法院為上海市闵行區人民法院。

遊俠汽車被看作是造車新勢力的“元老”,早在2013年10月,遊俠汽車的項目就成立了。2014年遊俠汽車在上海正式成立,主要生産純電動汽車。2015年7月,遊俠釋出了量産車型概念版“遊俠X”,這距離遊俠汽車成立不足兩年。彼時遊俠汽車創始人黃修源給其的定位是打造中國的特斯拉,那個時候電動汽車市場并不火熱,加上與傳統車企三四年造車時間的對比,遊俠汽車飽受業内質疑。造車需要巨額的研發費用,一向沒有公布融資消息的遊俠汽車甚至曾被傳出将要散夥的消息。

不過,2015年底衛俊的加入讓遊俠汽車“死而複生”了,他擔任的是董事長一職。加入遊俠之前,衛俊是原西拓工業集團董事長。衛俊認為電動汽車時代的機會巨大,中國有望誕生兩三家年銷200萬輛至300萬輛、估值達到3000億美元以上的本土汽車企業。他的加入使得遊俠汽車在資本搭建、人才招募、供應鍊體系打造以及政府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直接促成了遊俠汽車的幾輪融資。天眼查顯示,遊俠汽車已陸續完成A輪、B輪以及B+輪共三輪融資,融資總額已達87億元,最近的一輪融資為2018年8月。

遊俠汽車曾給記者提供的一份資料稱,自衛俊加入後,遊俠汽車的品牌内涵和産品定位也重新進行了梳理及拓展,核心亮點集中在顔值、性能、以及智能化表現上。不過,衛俊加入後,遊俠汽車也一直較為低調。直到一年多後的2017年,遊俠汽車對外宣布在湖州投資115億元建超級工廠,産能規劃為每年20萬輛,該工廠預計在2018年年内建成。與其它造車新勢力不同,遊俠汽車采用了自建工廠和産線的方式 ,不過至今工廠尚未竣工,2019年時就被曝出工廠停擺爛尾,而車輛也未實作量産。正是以,遊俠汽車被業内稱為“PPT造車”。

遊俠汽車新增股權當機資訊,投資115億元工廠“爛尾”

随着衛俊股權被當機,遊俠汽車很可能會倒下。而過去幾年,已經有拜騰、賽麟、長江汽車、博郡等多家造車新勢力試水失敗。不過,頭部造車新勢力發展已較為穩健,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的年銷量均已接近10萬輛,同時二線造車新勢力也開始逐漸上量,這意味着造車新勢力的格局已逐漸形成。

某造車新勢力高層曾告訴記者,造車企業失敗存在多重因素。造車企業的産品其實不存在問題,主要是很多汽車人自我感覺良好,太膨脹了導緻失敗。此外,造車人缺乏戰略性目光,同時對汽車行業缺乏了解和造車經驗,他們一般讓職業經理人進行管理,包括在産品、資金使用等多方面,而一些職業經理人未能進行有效地管理,使企業逐漸走向失敗。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已有多家造車企業倒下,但仍有新的造車企業湧現,新造車運動的熱度并沒有減少。去年底,小牛電動創始人李一男釋出NIUTRON品牌并宣布正式進軍造車。不久前,團車網也宣布将入局造車,其CEO聞偉表示第一款車失敗了沒關系,3個月就能再做一款,此番言論引發了理想汽車CEO李想的炮轟。新能源重卡新銳——元動新能源汽車品牌則在1月8日于上海中心正式啟動,該品牌以打造重卡車型入局新能源市場。此外,百度、小米等網際網路巨頭也已宣布下場造車,其首款車型将在2024年前後上市。

工信部資訊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讓汽車行業的技術壁壘得以重置,如過去汽油車積累的汽油發動機技術專利壁壘被打破。随着新能源汽車産業鍊、供應鍊不斷成熟,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門檻将越來越低,入局者也必然越來越多。

不過,新能源車企應該警惕盲目上馬,2020年11月份,國家發改委就啟動了對國内新能源汽車産能的首次摸底,并宣布将全面清點5年内的投資項目。江蘇省發改委釋出的《關于切實加強汽車産業投資項目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的通知》也顯示,2016年至2020年,該省汽車整車産能使用率由78%下降至33.03%,縮減近半,且低于全國平均水準約20個百分點。因項目建設、推進滞後,以及産能使用率低等問題,多家車企被公開點名。

此外,造車需要大量的資金,即便是頭部造車新勢力也仍處于燒錢的階段。對于後進入的造車企業來說,如何獲得資本的青睐至關重要,要想活下去并不容易。雖然全球資本市場偏好集中于新能源汽車,但資本對造車企業的态度已趨于理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越來越激烈,新進入者面臨的挑戰依然較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