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關難過,國足客場0-2日本。最血腥的一幕,大概就是韋世豪與南野拓實的這次摩擦,這是一次故人的重逢。
2014年10月9日,U19亞洲杯小組賽首輪,中國隊2比1擊敗日本隊。韋世豪梅開二度,而為日本取得進球的正是南野拓實。
當時日本媒體對韋世豪一片贊譽,甚至感歎“為什麼日本沒有韋世豪”。
這兩位年齡相仿的中日球員,成長的軌迹也非常相似,同樣都是出國留洋起步。韋世豪2013年來到葡超博阿維斯塔,20歲就已經為球隊出場9次,當人們期待一個中國足球天才冉冉升起時,22歲的韋世豪結束了留洋生涯加盟上海上港。
有過一篇關于中日足球的報道,标題是:歐洲有450名日本球員,他們的留洋模式對中國足球有什麼啟示?文中首先用韋世豪和南野拓實的對比,作為中日足球差距的解讀切入點。
該報道指出,收入一直是球員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薪資其實是更深層次的動力,往往會改變球員的職業生涯的每一步選擇。韋世豪來到上港時的年薪1000萬元,而南野拓實在紅牛的薪資很低,但他轉會利物浦後拿到了300萬歐元的年薪,約合人民币2300萬元,同期的韋世豪在廣州恒大年薪“隻有”1200萬元。
南野拓實憑借自己的努力拿到可觀的收入,韋世豪更早地在中超大環境裡拿到高薪。那麼這些在中超拿到高薪的年輕球員們,還有去歐洲踢球提升自己的願望嗎?
沒有鲶魚,沙丁魚群隻能糊裡糊塗地生活。這是中國足球的寫照嗎?
時隔多年,韋世豪與南野拓實又相遇了。韋世豪依舊熱血,可惜,勝負雙方更換了。
我們又一次直接地感受到了中日足球的差距,有人說至少相差十年,也有人說更多。
2019年冬天曾經收到過一份PPT,當時有關方面為韋世豪加盟格拉納達準備的:從官宣到首秀一系列的策劃,把2月1日格拉納達vs西班牙人的比賽作為爆點——西甲中國德比!
當然韋世豪并沒有登陸西甲,中國德比這個美好的願望并沒有成真。
武磊還在西班牙人堅守着,29歲的李磊和22歲的郭田雨都選擇留洋。26歲的韋世豪呢,還會不會再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