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個國内手機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産手機巨頭華為遭到了打壓,迅速跌落神壇。各大廠商看準時機紛紛沖擊高端,争奪華為空出來的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而其中最大的赢家非蘋果莫屬了。

華為被打壓後,蘋果通過降價政策,成功拿下華為空出來的大部分手機市場。資料顯示,在5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市場上,蘋果的份額已經由2020年的48%,迅速提升到了2021年的75%。也就是說,在中國每4台5千元價格以上的高端手機,其中就有3台是蘋果手機。蘋果手機太貴?可以上“人人租”免押租賃一台,現在還有“首月一進制租”活動,手機租着用更劃算!
不難看出,雖然小米、OPPO、VIVO等衆多國産品牌都在盡力沖擊高端。但目前除了華為,其他的國産品牌跟蘋果手機還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2021年高端手機市場的争奪中,國産手機還無法扛起高端市場的大旗,國産高端機的銷量仍然遠落後于蘋果。
手機說到底還是一個産品,無論你在背後注入多少的情懷,消費者最終還是要回到産品本身的品質。除華為之外的國産高端機确确實實與蘋果存在着巨大差距,之是以得不到國人的認可,在小租看來,有以下這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品牌影響力的差距,蘋果手機起步早,起點高。蘋果自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是高端的象征,出色的産品力,強大的手機晶片和獨一無二的手機系統,讓蘋果穩坐高端市場,品牌形象早就被消費者認可。
反觀國産品牌,在蘋果手機打入國内市場,賣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國産智能機才剛剛起步。當時在國内想要在高端市場與蘋果争奪,無異于癡人做夢。無論是小米還是OV,都是從中低端機型做起的,導緻了品牌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打上了“廉價”的标簽,小米到現在甚至還沒擺脫掉“成本效益”的标簽。
其次是核心競争力的不足,雖然目前國産在影像,快充等領域都已經追上甚至超越蘋果。但是手機最核心的晶片以及系統技術并不掌握在國産廠商手中,蘋果自研的A系列晶片,性能始終要比安卓陣營領先一代。加上流暢的IOS系統,在手機體驗上就要甩安卓幾條街。
單是蘋果以上兩點優勢,就能讓消費者忽略掉蘋果手機很多的不足,比如萬年不變的齊劉海螢幕,20W的充電功率等。
但話說回來,小米、OV等國産手機的高端之路才剛剛開啟,要馬上就超越蘋果也是不現實的。國産手機與蘋果并非沒有一戰之力,國産手機現在在産品實力上都有着不錯的表現,超越蘋果需要時間,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國産品牌站穩高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