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會被誤解千年?

中唐大才子元稹,以“寡情薄幸”出名。元稹本是《西廂記》張生的原型人物,他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寓居于蒲州,與遠親之女相戀。

可惜元稹最後為了富貴和功名,對其“始亂終棄”,娶了京兆尹韋夏卿之女韋叢。韋、元二人雖然是“政治婚姻”,但是兩人婚後還是日久生情了。

後來韋叢病故,元稹寫下了三首悼亡詩,俨然成為了古代悼亡詩中的絕品。清代衡塘退士點評此詩說:古今悼亡詩,無能出此三首範圍者。

這三首詩歌以風格平實,感情真摯取勝,叙事當中充滿了生活中的諸多細節。尤其是《遣悲懷三首·其二》,用語最為樸實,更貼近普通人的生活。

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會被誤解千年?

詩歌最後一句“貧賤夫妻百事哀”,後來更是成為了民間的俗語。尋常的貧民夫妻,一旦遭遇到了生活上不順,那麼他們總是愛把這句話挂在口頭。

但是,這句俗語在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中的本來含義,并不是——夫妻二人由于貧窮和低賤,是以生活中都百事都生哀。

元稹在詩歌中想表達的意思是:因為夫妻二人共同經曆過患難,一起從貧寒、困頓中走了過來,是以妻子的去世,更加讓他感到悲哀。

想要正确了解元稹這句話的意思,還是得先了解一下這首詩。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元稹這首《遣悲懷三首·其二》吧!

《遣悲懷三首·其二》賞析

《遣悲懷三首·其二》——唐·元稹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财。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白話意譯:

從前曾與妻子戲言,談及到了彼此百年之後的事。當時大家都認為自己還非常年輕,可是誰能料到,如今就是生離死别了。

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會被誤解千年?

妻子離去以後,按照習俗,将她生前穿過的衣裳,用過的物件,都送給有需要的人。眼看衣物就要送盡了,隻剩下她生前用過的針線盒,靜靜地躺在化妝台上,我不忍心打開。

還是割舍不下與她之間的感情,于是隻能移情于她從前使喚過的仆人。從不迷信的我,也曾經因為夢見了她,醒來之後還去燒香還願,贈人錢财。

我心底非常明白,夫妻間的生離死别,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曆的事情。但是我無法控制内心的悲涼,因為她與我共同經曆過患難,從貧窮與困頓中走過了這些年。

在元稹這首《遣悲懷三首·其二》中,“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解釋,在如今所有的詞典上都是統一的。

這兩詩的本意就是指夫妻之間經曆過患難,共過貧寒,是以作者才會觸景傷情,然後看到什麼事物都感到哀傷。

那麼,為什麼民間堅持把“貧賤夫妻百事哀”,了解成——因為貧窮,是以百事都哀呢?其實這件事還是得賴元稹本人,因為他這三首詩的叙事當中存在“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會被誤解千年?

盡管《遣悲懷三首》這組詩,是中國悼亡詩中的絕品,但是它也一直被人诟病,因為它的叙事存在不實之處。在這組詩的第一首中,元稹曾經交代過韋叢生前的一些情況。

詩中提到他們夫妻二人最貧窮的時候,家裡缺柴火,妻子韋叢就去撿古槐樹落下的枝葉。另外,他們家裡經常靠吃野菜充饑,但是這些很可能都不是事實。

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元稹在吏部的考試落地。随後,他就在朋友的引薦之下認識了韋叢的父親韋夏卿。後者當時是京兆尹,在朝廷裡位高權重。

元稹當年外号“元才子”,年少才高,風流俊逸。韋夏卿愛惜他的才華,看好他的将來,于是與他達成了政治聯盟。元稹也很識時務,果斷抛棄了“莺莺”,與韋叢成了親。

韋家當時非常有錢,絕不可能讓韋叢在婚後頓頓吃野菜。其實在《遣悲懷三首·其二》中,元稹自己也已經說走了嘴。他在詩裡提到,他的夫人生前一直有“婢仆”伺候的。

試問,一個窮得頓頓都隻能吃野菜,燒火還要靠古槐樹枝的家庭,能夠養得起婢仆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會被誤解千年?

事實上,元稹在《夢遊春七十韻》裡面也提到了,當時韋家富貴的情形。他在詩中說: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蘿附。韋門正全盛,出入多歡裕。

因為元稹娶了韋家的女兒,是以他經常陪着他的嶽丈出入豪門,與達官貴人往來。韋叢在家中很得寵,後來他的父親被派到洛陽當官,元稹還帶着妻子一起跟着嶽父搬到了洛陽。

元稹與韋叢生活中最困難的時期,應該是元和元年至元和四年間。那期間元稹被貶至河南當縣尉,後來母親去世,在家服喪三年。這段時間他們離韋家較遠,元稹沒有什麼收入。

不過在元和四年韋叢去世前,元稹已經當上了監察禦史。盡管一直被朝中人排擠,還被宦官仇士良等人毆打,但是絕對不至于窮得頓頓吃野菜。

是以我們說,元稹筆下的“貧賤夫妻百事哀”,絕對不可能是普通人想象中那種,因為窮得不可開交,是以夫妻之間“百事生哀”。

此外,元稹在民間的風評一直都不好,一直被罵“負心薄幸”。這主要是因為他在韋叢死後第二年,就與小妾安仙嫔“閃電結婚”了。又過了五年,他娶了繼室裴淑。

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會被誤解千年?

不過元稹也是有苦衷的,因為韋叢死後隻給元稹留下了一個女兒,沒有兒子。元稹娶了安仙嫔後,後者給她生了一子二女。

不過三年之後,安仙嫔也死了。最後又過了五年,元稹才續弦娶了繼室裴淑。而且古代男子為了繼承香火,娶三妻四妾也實屬平常,何況元稹最後還一度官至尚書右丞。

結語

其實,我個人是一直不太認同“貧賤夫妻百事哀”在民間這種解讀的。因為常言說得好,窮有窮作樂,窮有窮開心。

經濟狀況差,社會地位低下,固然會給夫妻生活帶來重重的困難,但是它并不是唯一可以影響夫妻感情生活的因素。

須知喜、怒、哀、樂都是情緒,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安貧樂道的人,即使深居陋巷,日常一箪食,一瓢飲,也會覺得很快樂。

再則,現代的人常說,“有情飲水飽,無情金屋寒”。是以,恩愛夫妻的精神愉悅,并未完全受制于物質世界。

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會被誤解千年?

非要把“貧賤夫妻百事哀”了解為:因為貧賤,是以夫妻生活一定很悲哀。那是把金錢、地位在婚姻中的重要性看得太過了。

窮則窮矣,人間有愛侶,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可是一旦共患難,同喜樂的夫妻生離死别,剩下的那一個,“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呢?

人世間,再沒有比這種别離更加讓人悲哀的事情了。是以剩下的那一個,從此看一事悲,看百事哀,看事事都隻剩下無窮無盡的憂愁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