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論丨李澤清:真情寫作是解鄉思的有效路徑

評論丨李澤清:真情寫作是解鄉思的有效路徑
評論丨李澤清:真情寫作是解鄉思的有效路徑

真情寫作是解鄉思的有效路徑

——《一路還鄉》閱讀劄記

文/李澤清

《一路還鄉》這樣一本書就擺在我案前,光看書名就已經讓人心思不在此處,早已遠飛。

故鄉一直都是各路文朋詩友創作的源泉,可以說,每個人的故鄉滋生在心裡的絕對不隻是一本書或一本文章可以寫得詳盡,但每個寫作者的寫作内容始終難以避開這個話題,我想這不僅僅是熱愛,這也是傳承和血脈。

《一路還鄉》分為四輯,分别命名“白果樹”“看雲”“播種美與光明”“心中的桃花源”,每個小輯大約由十餘篇文章組成,可見非一日之功,用心良久。

該書作者黃耀紅在封面留了一段話“一個偉大的作家,不管它多麼年輕就離鄉,終其一生都在寫故鄉,如魯迅,如沈從文,如莫言,皆是如此。”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因為魯迅知道了紹興,因為沈從文知曉了鳳凰古城,因為莫言曉得西安。這當然不是全部,老舍、史鐵生就讓人記住了北京和北京的地壇,郭沫若也非常容易讓人記起峨嵋山下。是以,對于故鄉的描寫一直是各路文人墨客難以割舍,争先恐後變成各類作品的永恒題材。

在故鄉面前我們懂得如何取舍,黃耀紅亦不例外,把讀者的胃口調的很高,但又不滿足于填飽肚子。

共情式抒寫是記錄家鄉的最佳方式。竊以為,抓住生活中微小的細節,以四兩撥千斤的功夫撩撥心弦的就是共情式抒寫最大的特征。在我的故鄉,一樣是門前栽種了白果樹,還有大小不一的若幹個水塘,也見到過馬齒苋滿地生長,稻草變成稻草人,映山紅染盡大别山脈,當然也少不了河流、老牛等等。可以說,随便截取一個片段都能讓人想起生我養我的地方。不管是作者所在的湖湘之地,還是給予我血脈鄉情的豫南革命山區,雖相隔近千裡,但它們有着太多太多地相同、相似、相通之處。如果非要找出點什麼不同,我想換作我,《父親的菜地》應該會交給“母親”,《母親的酸菜》也可能會是“父親的”。

這些細節勾勒出來的鄉情鄉景雖是冰山一角,但遮掩不住生活氣息的濃郁和厚重。一個在三湘四水裡成長起來的漢子,氣魄和涵養雖有後天修為,但鄉土的哺育也是密不可分。紫蘇、洋姜的味道一定很刺激才會讓人有如此深刻的記憶,串聯起許多家長裡短,既像似一部随時可以分享的年代劇,又仿佛置身其中陌生或熟悉。這應該就是共情式表達帶來的美好,與其說是“望梅止渴”,一解相思情才更貼切。

故鄉有距離但無邊界。書中想要表達“何處為故鄉,處處是故鄉”。如果沒有這樣的境界,再多的深情怕也無法安放。“看雲”是一種承載思緒的方式。在作者眼裡,他可以在以家為中心,在路所能及的地方看荷、賞雪,也可以去到青竹湖、橘子洲、嶽麓書院……随着時間的推移,洪江古商城、靖港古鎮都有了“新生”,想要和它們發生點什麼也不再是什麼難事。能與故鄉關聯的地方越來越遠,有張家界、有西安……人這個動物其實蠻奇怪的,走的路多了,遠了,多數人都會擁有一個以上的地方可以稱之“故鄉”。如果非要以出生地為圓點,故鄉就是一個圈子,可近可遠,可大可小,也就有了所謂的“距離”,也就有了“厚此薄彼”,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故鄉是少有的沒有邊界的東西。在海外作客可以說中國是我的故鄉,那裡的一切令人心存惦念,随意提及也總是洋溢熱情。如果我們生來就注定了要漂泊,那麼我們走過的地方總會留下痕迹,它或它們都将是“故鄉”這個母題下的一份子,含在嘴裡也放在心上。如果閑暇之餘能回眸一瞥,那一定是極好的旅程。

對故鄉要始終保持理想,一旦萌芽變會茁壯。許多湖湘大地上的故事躍然紙上,陽光照進現實,有性情發揮、有辯證哲思……可以說,一部故鄉史,半部人生奮鬥史。除了黃耀紅個人曆經的山山水水,他對湖湘文化和個人寫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個人心得,也讓他作為一個教育者的身份更加飽滿充實,自然也就有了多面性。學無止境通常是用以激勵人孜孜不倦,莫荒廢了進步的空間,莫懈怠了前進的動力,隻要生命存在,學習哪會抵達窮盡之地。生活中那些昂首向上的,隻是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不同,抵達的目标便會不同,是以層次也不盡統一。在黃耀紅的心中始終藏着一個桃花源,何處是桃花源是他對世俗的追問,對理想的追問,對生命的追問。換作每個人亦是如此,因為眼界的開闊性,每個人的追求遠近高低又有所異,這正是人世間的魅力之處。

寫不盡的酸甜苦辣,恰恰是這些素養,源源不斷的讓人滋生出理想,從萌芽狀态開始,逐漸修葺,日漸茁壯。這些都是從一出生就融入骨髓,故鄉的烙印便再無可能摘除幹淨,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又将回到哪裡。要始終帶着這些追問,才能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不同的位置求索不同答案,再将零星的答案串聯,重構故鄉也就順理成章。這不禁讓人聯想起近日網絡爆紅的一個詞語“惡意返鄉”,現在看來,褒貶已經開始有所颠倒,成為坊間俗語笑談。你的“惡意”有多深刻,對故土的熱愛就有多深刻,對家鄉的祝福就有多厚實,對老家的情感就有多麼不舍,回鄉的路也就不再遙遠。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母題。

李澤清,詩人、影評人,資深娛樂營銷專家,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湖南省電影評論協會會員。出版個人專著《網絡直播》,曾在《中國廣播影視》、台灣《旺報》等媒體撰寫專欄。作品散見《青年作家》《湖南日報》《天津詩人》《大衆電影》等刊物。

評論丨李澤清:真情寫作是解鄉思的有效路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