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评论丨李泽清:真情写作是解乡思的有效路径

评论丨李泽清:真情写作是解乡思的有效路径
评论丨李泽清:真情写作是解乡思的有效路径

真情写作是解乡思的有效路径

——《一路还乡》阅读札记

文/李泽清

《一路还乡》这样一本书就摆在我案前,光看书名就已经让人心思不在此处,早已远飞。

故乡一直都是各路文朋诗友创作的源泉,可以说,每个人的故乡滋生在心里的绝对不只是一本书或一本文章可以写得详尽,但每个写作者的写作内容始终难以避开这个话题,我想这不仅仅是热爱,这也是传承和血脉。

《一路还乡》分为四辑,分别命名“白果树”“看云”“播种美与光明”“心中的桃花源”,每个小辑大约由十余篇文章组成,可见非一日之功,用心良久。

该书作者黄耀红在封面留了一段话“一个伟大的作家,不管它多么年轻就离乡,终其一生都在写故乡,如鲁迅,如沈从文,如莫言,皆是如此。”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假,因为鲁迅知道了绍兴,因为沈从文知晓了凤凰古城,因为莫言晓得西安。这当然不是全部,老舍、史铁生就让人记住了北京和北京的地坛,郭沫若也非常容易让人记起峨嵋山下。所以,对于故乡的描写一直是各路文人墨客难以割舍,争先恐后变成各类作品的永恒题材。

在故乡面前我们懂得如何取舍,黄耀红亦不例外,把读者的胃口调的很高,但又不满足于填饱肚子。

共情式抒写是记录家乡的最佳方式。窃以为,抓住生活中微小的细节,以四两拨千斤的功夫撩拨心弦的就是共情式抒写最大的特征。在我的故乡,一样是门前栽种了白果树,还有大小不一的若干个水塘,也见到过马齿苋满地生长,稻草变成稻草人,映山红染尽大别山脉,当然也少不了河流、老牛等等。可以说,随便截取一个片段都能让人想起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作者所在的湖湘之地,还是给予我血脉乡情的豫南革命山区,虽相隔近千里,但它们有着太多太多地相同、相似、相通之处。如果非要找出点什么不同,我想换作我,《父亲的菜地》应该会交给“母亲”,《母亲的酸菜》也可能会是“父亲的”。

这些细节勾勒出来的乡情乡景虽是冰山一角,但遮掩不住生活气息的浓郁和厚重。一个在三湘四水里成长起来的汉子,气魄和涵养虽有后天修为,但乡土的哺育也是密不可分。紫苏、洋姜的味道一定很刺激才会让人有如此深刻的记忆,串联起许多家长里短,既像似一部随时可以分享的年代剧,又仿佛置身其中陌生或熟悉。这应该就是共情式表达带来的美好,与其说是“望梅止渴”,一解相思情才更贴切。

故乡有距离但无边界。书中想要表达“何处为故乡,处处是故乡”。如果没有这样的境界,再多的深情怕也无法安放。“看云”是一种承载思绪的方式。在作者眼里,他可以在以家为中心,在路所能及的地方看荷、赏雪,也可以去到青竹湖、橘子洲、岳麓书院……随着时间的推移,洪江古商城、靖港古镇都有了“新生”,想要和它们发生点什么也不再是什么难事。能与故乡关联的地方越来越远,有张家界、有西安……人这个动物其实蛮奇怪的,走的路多了,远了,多数人都会拥有一个以上的地方可以称之“故乡”。如果非要以出生地为圆点,故乡就是一个圈子,可近可远,可大可小,也就有了所谓的“距离”,也就有了“厚此薄彼”,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故乡是少有的没有边界的东西。在海外作客可以说中国是我的故乡,那里的一切令人心存惦念,随意提及也总是洋溢热情。如果我们生来就注定了要漂泊,那么我们走过的地方总会留下痕迹,它或它们都将是“故乡”这个母题下的一份子,含在嘴里也放在心上。如果闲暇之余能回眸一瞥,那一定是极好的旅程。

对故乡要始终保持理想,一旦萌芽变会茁壮。许多湖湘大地上的故事跃然纸上,阳光照进现实,有性情发挥、有辩证哲思……可以说,一部故乡史,半部人生奋斗史。除了黄耀红个人历经的山山水水,他对湖湘文化和个人写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个人心得,也让他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身份更加饱满充实,自然也就有了多面性。学无止境通常是用以激励人孜孜不倦,莫荒废了进步的空间,莫懈怠了前进的动力,只要生命存在,学习哪会抵达穷尽之地。生活中那些昂首向上的,只是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同,抵达的目标便会不同,所以层次也不尽统一。在黄耀红的心中始终藏着一个桃花源,何处是桃花源是他对世俗的追问,对理想的追问,对生命的追问。换作每个人亦是如此,因为眼界的开阔性,每个人的追求远近高低又有所异,这正是人世间的魅力之处。

写不尽的酸甜苦辣,恰恰是这些素养,源源不断的让人滋生出理想,从萌芽状态开始,逐渐修葺,日渐茁壮。这些都是从一出生就融入骨髓,故乡的烙印便再无可能摘除干净,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又将回到哪里。要始终带着这些追问,才能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位置求索不同答案,再将零星的答案串联,重构故乡也就顺理成章。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近日网络爆红的一个词语“恶意返乡”,现在看来,褒贬已经开始有所颠倒,成为坊间俗语笑谈。你的“恶意”有多深刻,对故土的热爱就有多深刻,对家乡的祝福就有多厚实,对老家的情感就有多么不舍,回乡的路也就不再遥远。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母题。

李泽清,诗人、影评人,资深娱乐营销专家,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电影评论协会会员。出版个人专著《网络直播》,曾在《中国广播影视》、台湾《旺报》等媒体撰写专栏。作品散见《青年作家》《湖南日报》《天津诗人》《大众电影》等刊物。

评论丨李泽清:真情写作是解乡思的有效路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