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内容由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編譯自protocol,謝謝。
與它可能解決的任何短期政治或供應鍊問題相比,英特爾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郊外投資多達 1000 億美元在一組新的晶片工廠中的投資将對其制造部門的未來産生更大的影響。
聽聽喬·拜登總統、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和俄亥俄州州長邁克·德萬的說法,新工廠——在這個世界上被稱為晶圓廠——将有助于解決通貨膨脹,使美國更具競争力,降低飛漲的汽車成本,緩解晶片供應鍊沖擊,提高美國國家安全。1000億美元,對于英特爾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數目。産能上線還需要數年時間,俄亥俄州的新晶片工廠能否真正解決任何或所有這些問題還有待商榷。
抛開政治;英特爾在Buckeye努力的利害關系再清楚不過了。
該公司在過去十年中錯過了制造數十億個智能手機晶片的機會,未能制造自己的處理器或赢得其他移動巨頭的制造合同。這讓公司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英特爾并沒有從技術制造訣竅中受益,而晶片制造的産量甚至超過了其 PC 或伺服器業務的産量。經過長時間的混亂,台積電和三星等晶片制造商抓住了英特爾的弱點,一躍超越了這家矽谷巨頭曾經的制造上司地位。
在英特爾首席執行官 Pat Gelsinger 的上司下,該公司發誓要恢複以前的地位,在短期内扭轉自己産品的表現,并在未來重新奪回制造霸主地位。“英特爾緻力于在美國恢複端到端的上司地位、創新和制造,”Gelsinger 周五表示。“我們正在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我們不能獨自完成。”
為了實作這一目标,英特爾正在為自己的無晶圓晶片制造商代工制造業務加倍投入。它還采用了台積電等其他公司用來成功制造先進晶片的極紫外光刻技術。
俄亥俄州是該複出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公司重新推動制造業發展的一部分,英特爾已經宣布斥資 200 億美元擴建其在亞利桑那州的龐大工廠,并斥資 35 億美元擴建其在新墨西哥州的封裝工廠。它最近還表示,它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内在歐洲宣布兩個新站點,并可能在未來十年内投資高達 950 億美元。
就其本身而言,英特爾的俄亥俄州計劃并不能确定它能否重新獲得制造上司地位,但它們隻是一個開始。
據哈佛商學院教授 Willy Shih 估計,第一家工廠要到 2025 年才能投産,可能需要 200 億美元的投資才能購買英特爾足夠的産能,以開始每月生産 40,000 片晶圓的先進制造能力。目前,Shih 估計英特爾産量最高的工廠每月生産約 100,000 片晶圓。
但由于英特爾投資于更先進的制造技術,是以在俄亥俄州進行大批量生産将非常昂貴。它并不是唯一一家努力引領這個行業的晶片制造商。
摩爾第二定律
英特爾在俄亥俄州、亞利桑那州和其他地方的賭注對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但根據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在 1995 年制定的一項鮮為人知的法律,今天的巨額價格幾乎肯定會與未來為保持競争力所必須花費的成本相形見绌。
他的第一條“定律”廣為人知并被引用:摩爾在大約 60 年前觀察到,內建到內建電路上的半導體數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它們驅動的機器将會變得更便宜。這種觀察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都是正确的,但今天,它的真實性是晶片巨頭之間争論的問題。
摩爾在 1995 年發表了另一篇重要論文,對半導體制造進行了不同而有力的觀察。摩爾開始擔心制造晶片所需工具的成本,而這些成本已經開始以指數速度增長。他擔心這種趨勢會持續到經濟上不可能建立新工廠的地步。
摩爾寫道:“新技術成本的上漲令人非常擔憂。” “資本成本的增長速度遠遠快于行業收入。我們無法再通過提高産量和裝置使用率來彌補不斷增加的成本。就像裝置複雜性中的‘聰明’一詞在沒有更多聰明的空間時消失了,制造效率也沒有多少空間了。”
摩爾第二大著名的觀察對英特爾和其他公司來說還沒有完全實作。但最新一代工具的标價令人瞠目結舌,而且成本隻會越來越高。
'高風險遊戲'
英特爾一直對其計劃在俄亥俄州工廠制造的晶片組合保密,但表示計劃在那裡部署下一代 EUV 技術。現有的 EUV 機器價格昂貴,每台成本約為 1.8 億美元。下一代被稱為高數值孔徑 EUV 的成本大約是後者的兩倍,英特爾已經承諾購買第一個由荷蘭 ASML 獨家制造的工具。
長期以來,諸如High NA EUV 機器之類的光刻工具一直是制造産出最昂貴的瓶頸。但晶圓廠也需要數百種其他工具,每個可能花費數千萬美元。
“你認為 1.5 億美元購買一個工具會讓你大吃一驚,但你如果看到英特爾為High NA [裝置] 支付了多少費用,更将颠覆你的想象”Shih 說。“在 [英特爾俄亥俄州晶圓廠的規模] 中,他們将擁有大約 1,000 種不同的工具,每個工具的成本在幾百萬到幾千萬之間。”
但是,雖然這些價格似乎過高,但真正的風險是英特爾可能不會以與某些競争對手相同的速度在制造上投入現金。去年年底,英特爾表示,該公司 2022 年的資本支出計劃将高達 280 億美元,其中可能包括在俄亥俄州開始建設的部分成本。其他 6 家俄亥俄州晶圓廠(占 1000 億美元總成本的剩餘部分)取決于國會為一項 520 億美元的補貼計劃提供資金,該計劃将幫助英特爾支付價格。
“我們認為 200 億美元是一大筆錢,”Shih 說。“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是,英特爾将投入所有資金并迎頭趕上。但是,它會趕上,還是跟上?”
台積電已經可以生産比英特爾多得多的晶圓——大約每月 100 萬美元——并承諾在 2022 年花費高達 440 億美元。這數百億美元将擴大其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晶圓廠,還包括 120 億美元工廠的一部分鳳凰城外的工廠。
三星是其他使用 EUV 技術制造先進晶片的公司之一,今年将在資本裝置上花費 420 億美元。三星還計劃在美國進行制造,并已承諾投資 170 億美元在德克薩斯州泰勒的新工廠建設,預計将于 2024 年開始營運。
“這是一場高風險的比賽,需要很多錢,因為裝置太貴,技術太硬,”Shih 說。
★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可檢視本文原文連結!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内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系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933内容,歡迎關注。
晶圓|內建電路|裝置|汽車晶片|存儲|台積電|AI|封裝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