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聯想,網友都不抱希望了。
但這家國民都不抱希望的“美帝良心”,剛剛卻成立了一家晶片公司。

1月26日,鼎道智芯(上海)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賈朝晖,注冊資本3億元人民币,經營範圍包含:內建電路設計;內建電路銷售;軟體開發;軟體銷售;硬體開發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聯想(上海)有限公司100%控股。據悉,這家公司的主營産品将進軍平闆和PC處理器的研發,意在對标蘋果M1。
嘴皮子固然好耍,可真正要跟蘋果對标起來,聯想估計就不是那個味兒了。
雖然,在做貿易上,聯想是“一等一”的好手。據知名資料調研機構Canalys近期公布的一份2021年第四季度個人電腦出貨量報告顯示,聯想穩居第一,在2021年第四季度賣出了21701台,市場佔有率占比高達23.7%。但是,聯想今年的增長率卻為-6.5%,對比去年第四季度出現了下滑。
緊随聯想之後,榜單的第二到第五名分别是惠普、戴爾、蘋果、宏基,其中蘋果在2021年第四季度賣出了7810台,市場佔有率為8.5%。蘋果電腦的銷量雖然并不算多,但是卻是榜單中年增長率最高的一個品牌,達到了9%,增勢迅猛。
可論及技術,連圈外人都知道,聯想肯定搞不過蘋果。
就單拿蘋果自研的M1系列晶片來說,幾乎颠覆了每個人對筆記本電腦晶片的外觀和功能的看法。
其中,不僅有專用的NPU、視訊編解碼單元、圖像處理單元、加密解密單元,是各種專用單元的集大成之作。也正得益于此,讓蘋果的新款筆記本電腦在全球市場備受歡迎,蘋果也是以賺取了一大波“自研晶片”的流量。
反觀聯想,在“貿工技”路線的引導下,如今無論哪款PC,幾乎都隻能選擇搭載美國英特爾和AMD的CPU,被兩家美國晶片大廠壓得死死的。
如果不是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司馬南怒怼柳傳志”事件,聯想可能至今還會繼續佛系下去。畢竟,在貿工技路線的引領下,聯想這些年吃了不少甜頭,自己又不用砸錢搞研發,隻要安安穩穩做好組裝廠,賣好貨就夠了。至于搞技術,給再多錢,都懶得幹。
而今,這家曾經備受批評的終端大廠,似乎“幡然醒悟”,開始投錢搞晶片。但僅僅3個億,真的就夠了嗎?
當然不夠,就算隻是現在普普通通的小晶片,從設計研發到量産流片,整個耗費都需要幾個億。更别提做CPU了,想想蘋果、英特爾、AMD每年砸多少錢在CPU研發上,再看看聯想投的這3個“小目标”,這差别,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要不就是聯想這3個億,可能隻是公司成立營運所需的經費,如果要真正下定決心打造自有CPU晶片,顯然後續還會繼續加大投資。但按照聯想的性子,做CPU,估計比“登天還難”。
更何況,如今國内已經有包括龍芯、華為鲲鵬、兆芯、海光、飛騰、申威這6家本土CPU公司,雖然服務領域都不盡相同,但相對于毫無技術積累的聯想來說,自然是前輩中的前輩。
對于一直不想努力的聯想而言,可能合作,才是“貿工技”後求得生存的最安逸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