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遊龍”由上海工匠打造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将迎來大考

“雪遊龍”由上海工匠打造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将迎來大考

東方網記者劉輝1月27日報道:距離冬奧會開幕越來越近,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再次吹響沖鋒号角進入備“戰”狀态。

“雪遊龍”由上海工匠打造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将迎來大考

難度最大的冬奧建立場館之一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雪遊龍”是國内首條雪車雪橇賽道,也是亞洲第3條、世界第17條符合奧運比賽标準的賽道。山林掩映之中,具有中國氣質的場館設計宛如一條遊龍飛騰于山脊之上,若隐若現,嬉遊于山林之間。

賽道全長1975米,設定16個彎道,最高設計時速134.4公裡,垂直落差超過121米,具有世界獨具特色的360°回旋彎,設定3個賽道出發區,總觀衆席位數7500席。

“雪遊龍”由上海工匠打造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将迎來大考

由上海寶冶打造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将承擔雪車、鋼架雪車、雪橇三個奧運項目的全部比賽内容,讓觀衆感受到雪車、雪橇運動風馳電掣的魅力。

因為項目專業性強、場地要求嚴苛,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被認為是設計難度最高、施工難度最大、施工工藝最複雜的冬奧建立比賽場館之一。

“雪遊龍”由上海工匠打造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将迎來大考

該項目參與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課題,形成了5項賽道技術标準及驗收标準,完全符合賽道國際認證要求,實作了國内零的突破。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項目還屬于科創研發型項目,截至目前已申請專利131件(含發明專利57件),攬獲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

“雪遊龍”由上海工匠打造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将迎來大考

制冰團隊應運而生

特殊的建設需求催生了新的技術和隊伍。在建設過程中,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開啟了多個國内“首創”,填補了多項國内技術經驗空白。異形扭曲賽道結構表面平整誤差要控制在1毫米以内,研發人員大膽創新,首次将噴射混凝土用于主體結構。

“雪遊龍”由上海工匠打造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将迎來大考

為建設這條全長1975米、三維扭曲、能夠承受凍融循環400餘次的混凝土賽道,項目團隊自主研發了全新的混凝土材料,自主培養國内首支混凝土噴射手,以毫米級高精度確定賽道一次性澆築成功。

小海坨山環境複雜,賽道高低起伏,高落差、多彎道的情況給制冰溫度控制增加了諸多困難。制冰團隊曆經千餘次的嘗試,最終成功總結出制冰溫度與外界溫度的關系。例如,溫度在-4℃~-7℃可制出速度和耐久性最好的冰;-3℃~-5℃能将霜凍降到最低,不宜使冰面産生凹痕。

“雪遊龍”由上海工匠打造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将迎來大考

同時,冰道的形成必須保持連續噴水作業,制冰團隊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連續噴灑上百層極薄的水霧,使總面積7000m 、厚度50mm的冰道“渾然天成”。一旦氣泡外移形成小凹痕,便會對運動員的滑行軌迹造成影響,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結構誤差補冰,最是考驗修冰師的技術。最優質的補冰材料是天然雪,晶瑩剔透,與冰面完美相融。對于進出彎軌迹線路上,以及制冰效果差導緻冰脫落處,修冰師将雪和水充分拌均勻後,經過過濾,采用專用修冰工具進行補冰。

【來源:東方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