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虐心的藝術作品卻會讓人感到享受和淨化|藝術與心理學

全文共計2200字,閱讀用時7分鐘

作者/向睿洋

排版/Julia

- 在生活中,我們都希望快樂多一點,

- 希望悲傷、恐懼之類的消極情感越少越好。

- 沖突的是,

- 竟然有人捂着眼睛也要看駭人的恐怖片

- 有人讀一段虐戀故事,一邊抹着眼淚一邊上頭

- 有人傷心卻仍要深夜聽慢歌

……

- 甚至有人認為,

- 相比于積極情感,藝術帶來的消極情感能讓我們更專注,在情感上更投入,産生更深刻的記憶。

—— 為何藝術作品中包含的痛苦如此迷人而有魅力?

為什麼虐心的藝術作品卻會讓人感到享受和淨化|藝術與心理學

對于這一問題,心理學家埃倫·溫納在《藝術與心理學》一書中介紹了2個重要的研究發現:

1. 在欣賞傳遞出痛苦的藝術品時,

人們不隻會産生消極情感,

還會産生積極情感。

市場營銷學教授Eduardo Andrade和Joel Cohen曾做過一項研究。他們比較了恐怖電影愛好者和非愛好者在觀看一段恐怖電影片段後的情緒體驗,每位受試者在觀看電影前後報告了體驗到的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

結果發現,愛好者和非愛好者在消極情感上都出現了增強,而隻有愛好者在積極情感上也出現了增強,并且體驗到的消極情感越強,積極情感也越強,最終積極情感勝過了消極情感。

一位受試者表示:“這似乎有點自作自受,但我覺得恐怖片越是吓人,我越喜歡!”

為什麼虐心的藝術作品卻會讓人感到享受和淨化|藝術與心理學

圖源:pixabay

在另一項研究中,音樂研究人員Liila Taruffi和Stefan Koelsch對超過700人展開調查,受試者包括音樂家和非音樂家。

研究發現,人們在聽傷感的音樂時會感受到悲傷,但也會感受到很多積極情感:平靜、驚歎、超然……正是這些積極情感讓我們願意甚至享受聆聽傷感的音樂。

為什麼虐心的藝術作品卻會讓人感到享受和淨化|藝術與心理學

2. 藝術伴随着的心理距離,

讓我們不會被消極情感困擾。

我們在看恐怖片時會害怕,在聽傷感的音樂時會悲傷,但這種感受與日常生活中的害怕和悲傷有本質的差異。

這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正在欣賞的藝術是虛構的,我們并不必須親自面對藝術作品中的世界并做出有效反應和行動。

這就是“間離”效應,它讓我們能感受恐懼而不擔心自己真的身陷險境,讓我們能感受悲傷而不必真的面對親人的喪失。

例如,當我們讀小說讀到主角離世時,我們會在傷感中深思生的價值和死的意義;但當我們身邊至親之人去世時,我們會陷入喪失的悲痛中無法自拔,無法跳脫來審視自己的情感。

為什麼虐心的藝術作品卻會讓人感到享受和淨化|藝術與心理學

《忠犬八公的故事》電影海報

Eduardo Andrade和Joel Cohen在另一項研究中巧妙地揭示了這種心理距離的作用。

他們在受試者觀看電影片段前向受試者提供了演員簡介,并且将兩位主角的日常照片放在螢幕旁,讓受試者始終能意識到電影是演出來的,而不是真實發生的。

這種做法改變了非愛好者對恐怖電影的感受:他們也在觀看電影片段後報告了更高的積極情感。

可以說,藝術為我們體驗以及品味消極情感提供了安全空間,用康德的話說,我們知道那是藝術而非現實。

這種認知讓我們以一種純粹的方式看待藝術并體驗消極反應。這種對消極情感的純粹體驗本身竟是讓人愉悅的。

并且我們可以審視自己的消極情感,想象他人在面對同樣的藝術品時是如何與我們共享這些情感的,這會帶來一種“淨化效應”。

為什麼虐心的藝術作品卻會讓人感到享受和淨化|藝術與心理學

《活着》餘華作品

當我們知道面對的是藝術而不是真實生活,拉開它與自己的距離而純粹地欣賞它時,便能以一種第三人稱視角審視悲傷和恐懼,從包含痛苦的藝術作品中得到淨化和享受。

事實上,那些反社會人格者正是把這種間離帶入了真實生活中的悲劇事件,他們無法把身邊的人的痛苦代入自身,甚至可能享受觀看他人的痛苦。

如今人們強調共情的重要性,正是希望破除這種虛拟和現實的混淆。然而,事實上,網際網路的發展,讓我們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一個相反的問題——難以從現實中“間離”。

網際網路不斷拉近我們和觀察對象之間的距離。我們了解到更多人的更多資訊,像看故事一樣看遠方的陌生人遭遇的不幸。

但那不幸和我們之間的距離顯然比藝術更近了,那是真實世界中發生的,自己也很可能遇上那樣的不幸。

“網抑雲”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些音樂APP的評論區充斥着抑郁情緒發言,并不是說抑郁就是不好的,分析起來,網抑雲的背後其實是“現實擠占藝術,讓人類悲歡并不真正相通”的問題:

為什麼虐心的藝術作品卻會讓人感到享受和淨化|藝術與心理學

寫消極評論的人隻表達悲慘,而不表達從歌曲中感受到的積極感受。一個人之是以喜歡聽一首歌,除了因為歌曲引起自己悲傷的回憶之外,一定還因為歌曲帶來了平靜、超然的積極情感。

通常是因為喜歡一首歌,并且在聽歌後感受到了平靜,人們才會在評論區留言。然而,他們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往往隻有悲慘,而沒有歌曲帶來的積極感受,并且越是悲慘越是吸引眼球。

為什麼虐心的藝術作品卻會讓人感到享受和淨化|藝術與心理學

聽歌的人從評論區看到了比歌曲更切身的悲慘。如果隻聽一首歌而不看評論,我們體驗到的平靜、超然會強于悲傷,但看到評論區彌漫的現實生活中的悲慘,我們更有可能代入自身而體驗到更強的悲傷。

如果他人的不幸不會讓我們聯想到自己,那麼我們或許還能像欣賞悲劇一樣欣賞評論區的留言;

但更有可能的情況是,我們從别人的經曆中找到共鳴,感同身受,我們與悲傷之間的距離便被拉近了,原本間離的藝術染上了現實的色彩。大量的消極資訊同時湧入,更會讓我們産生“整個世界都不好了”的虛無感。

網際網路還帶來了另一方面的問題:看“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擠占了欣賞藝術的時間,也影響了欣賞藝術的心境。

即使不看網抑雲,每天接觸到的各種負面資訊就已經足夠讓人心累。工作本就讓人頭秃,難得的閑暇時光還總是受到各種負面新聞報道的影響。

尤其是在疫情中的這兩年,我感覺到自己失去了欣賞嚴肅的悲劇性藝術的興趣,甚至在選電視劇時,也會回避《大明王朝1566》《琅琊榜2風起長林》這樣底色比較灰暗的劇,更願意看“爽劇”。

這樣或許能獲得簡單的快樂,但也失去了通過間離地欣賞悲劇獲得滋養和淨化的機會。

我們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具體”,但生活越是紛繁複雜,我們越需要間離,拉開距離來審視它。

藝術可以療愈人心,這種療愈不僅源于為我們創設一個短暫逃離現實的空間,更源于它讓我們能安全地面對一些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願面對的消極情感,這種觀照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為什麼虐心的藝術作品卻會讓人感到享受和淨化|藝術與心理學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或許我們更應該借助藝術,從現實抽身,從資訊洪流抽身,而更好地梳理脈絡,了解現實。

參考資料

【1】Andrade, E. G., & Cohen, J. B. (2007). On the consumption of negative feeling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4, 283–300.

【2】Taruffi, L., & Koelsch, S. (2014). The paradox of music- evoked sadness: An online survey. PLoS ONE, 9(10), e110490.

部分圖檔來源網絡,如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