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虐心的艺术作品却会让人感到享受和净化|艺术与心理学

全文共计2200字,阅读用时7分钟

作者/向睿洋

排版/Julia

- 在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快乐多一点,

- 希望悲伤、恐惧之类的消极情感越少越好。

- 矛盾的是,

- 竟然有人捂着眼睛也要看骇人的恐怖片

- 有人读一段虐恋故事,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上头

- 有人伤心却仍要深夜听慢歌

……

- 甚至有人认为,

- 相比于积极情感,艺术带来的消极情感能让我们更专注,在情感上更投入,产生更深刻的记忆。

—— 为何艺术作品中包含的痛苦如此迷人而有魅力?

为什么虐心的艺术作品却会让人感到享受和净化|艺术与心理学

对于这一问题,心理学家埃伦·温纳在《艺术与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2个重要的研究发现:

1. 在欣赏传递出痛苦的艺术品时,

人们不只会产生消极情感,

还会产生积极情感。

市场营销学教授Eduardo Andrade和Joel Cohen曾做过一项研究。他们比较了恐怖电影爱好者和非爱好者在观看一段恐怖电影片段后的情绪体验,每位受试者在观看电影前后报告了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结果发现,爱好者和非爱好者在消极情感上都出现了增强,而只有爱好者在积极情感上也出现了增强,并且体验到的消极情感越强,积极情感也越强,最终积极情感胜过了消极情感。

一位受试者表示:“这似乎有点自作自受,但我觉得恐怖片越是吓人,我越喜欢!”

为什么虐心的艺术作品却会让人感到享受和净化|艺术与心理学

图源:pixabay

在另一项研究中,音乐研究人员Liila Taruffi和Stefan Koelsch对超过700人展开调查,受试者包括音乐家和非音乐家。

研究发现,人们在听伤感的音乐时会感受到悲伤,但也会感受到很多积极情感:平静、惊叹、超然……正是这些积极情感让我们愿意甚至享受聆听伤感的音乐。

为什么虐心的艺术作品却会让人感到享受和净化|艺术与心理学

2. 艺术伴随着的心理距离,

让我们不会被消极情感困扰。

我们在看恐怖片时会害怕,在听伤感的音乐时会悲伤,但这种感受与日常生活中的害怕和悲伤有本质的差异。

这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正在欣赏的艺术是虚构的,我们并不必须亲自面对艺术作品中的世界并做出有效反应和行动。

这就是“间离”效应,它让我们能感受恐惧而不担心自己真的身陷险境,让我们能感受悲伤而不必真的面对亲人的丧失。

例如,当我们读小说读到主角离世时,我们会在伤感中深思生的价值和死的意义;但当我们身边至亲之人去世时,我们会陷入丧失的悲痛中无法自拔,无法跳脱来审视自己的情感。

为什么虐心的艺术作品却会让人感到享受和净化|艺术与心理学

《忠犬八公的故事》电影海报

Eduardo Andrade和Joel Cohen在另一项研究中巧妙地揭示了这种心理距离的作用。

他们在受试者观看电影片段前向受试者提供了演员简介,并且将两位主角的日常照片放在屏幕旁,让受试者始终能意识到电影是演出来的,而不是真实发生的。

这种做法改变了非爱好者对恐怖电影的感受:他们也在观看电影片段后报告了更高的积极情感。

可以说,艺术为我们体验以及品味消极情感提供了安全空间,用康德的话说,我们知道那是艺术而非现实。

这种认知让我们以一种纯粹的方式看待艺术并体验消极反应。这种对消极情感的纯粹体验本身竟是让人愉悦的。

并且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消极情感,想象他人在面对同样的艺术品时是如何与我们共享这些情感的,这会带来一种“净化效应”。

为什么虐心的艺术作品却会让人感到享受和净化|艺术与心理学

《活着》余华作品

当我们知道面对的是艺术而不是真实生活,拉开它与自己的距离而纯粹地欣赏它时,便能以一种第三人称视角审视悲伤和恐惧,从包含痛苦的艺术作品中得到净化和享受。

事实上,那些反社会人格者正是把这种间离带入了真实生活中的悲剧事件,他们无法把身边的人的痛苦代入自身,甚至可能享受观看他人的痛苦。

如今人们强调共情的重要性,正是希望破除这种虚拟和现实的混淆。然而,事实上,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一个相反的问题——难以从现实中“间离”。

互联网不断拉近我们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我们了解到更多人的更多信息,像看故事一样看远方的陌生人遭遇的不幸。

但那不幸和我们之间的距离显然比艺术更近了,那是真实世界中发生的,自己也很可能遇上那样的不幸。

“网抑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些音乐APP的评论区充斥着抑郁情绪发言,并不是说抑郁就是不好的,分析起来,网抑云的背后其实是“现实挤占艺术,让人类悲欢并不真正相通”的问题:

为什么虐心的艺术作品却会让人感到享受和净化|艺术与心理学

写消极评论的人只表达悲惨,而不表达从歌曲中感受到的积极感受。一个人之所以喜欢听一首歌,除了因为歌曲引起自己悲伤的回忆之外,一定还因为歌曲带来了平静、超然的积极情感。

通常是因为喜欢一首歌,并且在听歌后感受到了平静,人们才会在评论区留言。然而,他们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往往只有悲惨,而没有歌曲带来的积极感受,并且越是悲惨越是吸引眼球。

为什么虐心的艺术作品却会让人感到享受和净化|艺术与心理学

听歌的人从评论区看到了比歌曲更切身的悲惨。如果只听一首歌而不看评论,我们体验到的平静、超然会强于悲伤,但看到评论区弥漫的现实生活中的悲惨,我们更有可能代入自身而体验到更强的悲伤。

如果他人的不幸不会让我们联想到自己,那么我们或许还能像欣赏悲剧一样欣赏评论区的留言;

但更有可能的情况是,我们从别人的经历中找到共鸣,感同身受,我们与悲伤之间的距离便被拉近了,原本间离的艺术染上了现实的色彩。大量的消极信息同时涌入,更会让我们产生“整个世界都不好了”的虚无感。

互联网还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看“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挤占了欣赏艺术的时间,也影响了欣赏艺术的心境。

即使不看网抑云,每天接触到的各种负面信息就已经足够让人心累。工作本就让人头秃,难得的闲暇时光还总是受到各种负面新闻报道的影响。

尤其是在疫情中的这两年,我感觉到自己失去了欣赏严肃的悲剧性艺术的兴趣,甚至在选电视剧时,也会回避《大明王朝1566》《琅琊榜2风起长林》这样底色比较灰暗的剧,更愿意看“爽剧”。

这样或许能获得简单的快乐,但也失去了通过间离地欣赏悲剧获得滋养和净化的机会。

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具体”,但生活越是纷繁复杂,我们越需要间离,拉开距离来审视它。

艺术可以疗愈人心,这种疗愈不仅源于为我们创设一个短暂逃离现实的空间,更源于它让我们能安全地面对一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愿面对的消极情感,这种观照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为什么虐心的艺术作品却会让人感到享受和净化|艺术与心理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或许我们更应该借助艺术,从现实抽身,从信息洪流抽身,而更好地梳理脉络,理解现实。

参考资料

【1】Andrade, E. G., & Cohen, J. B. (2007). On the consumption of negative feeling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4, 283–300.

【2】Taruffi, L., & Koelsch, S. (2014). The paradox of music- evoked sadness: An online survey. PLoS ONE, 9(10), e110490.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