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畝塘丨蘭州市西固區福利路第二國小

雨中即景

教師 張素雪

不同的季節下着不同的雨,靜靜觀賞不同的雨,總能發現其中之妙。

“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杜甫筆下春天的雨,春天的雨是明媚而溫和的。看那春天的雨,像牛毛般不可勝數,如絲線般連綿不絕。春天的雨,就像春姑娘撒下的甘露一般,滌蕩了我們的心靈;就像春姑娘織機上的細線一般,密密的斜織着;就像春姑娘的花針一般,紮進了剛剛蘇醒的大地中。春天的雨,滋潤了初生的萬物,淋濕了河邊遊戲的野鴨,也溫暖了每一個人的心田。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這是蘇轼筆下夏天的雨,夏天的雨是奔放而熱烈的。聽那夏天的雨,扣在窗舷上,是一陣嘩啦嘩啦的流水聲;打在雨傘上,是一種噼裡啪啦的敲打聲;落在人群中,則會帶來一陣奔忙躲雨的呼告聲。夏天的雨,伴随着電閃雷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速襲來,隻需短暫的十幾分鐘,就能經曆一場狂風驟雨,稍有不慎便會被淋成“落湯雞”。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是王維筆下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是連綿而潇潇的。嗅那秋天的雨,混雜着泥土芳香的氣息,夾雜着瓜果飄香的氣息,甚至還略微帶着些農民身上的汗味。秋天的雨,淅淅瀝瀝,一連下上好幾天也不會放晴,也正是秋天的雨,沖刷走了夏天的最後一絲炎熱,為人間帶來了一抹久違的清涼。正因為有了秋雨,我們才能感受到秋高氣爽的惬意。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岑參筆下冬天的雨,冬天的雨是悠長而晶瑩的。想那冬天的雨,紛紛揚揚染白了這大千世界,簇簇團團為大地蓋上一層厚厚的棉被。皚皚白雪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冰雪的天堂,看!那兒有幾個孩子正在堆雪人;聽!孩子們打鬧的聲音不絕于耳。冬天的雨,帶來了來年豐收的喜悅之情,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冰雪盛會。

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的雨,靜靜地坐在窗前,泡一杯香茗,展一卷古籍,細細品味這不同的雨。我想:你會咂摸出些許别樣的味道。

窗外即景

五年級(8)班 吳蘭格

清晨,我揉揉惺忪的雙眼,伸伸懶腰,便起床了。拉開窗簾,溫暖的陽光沐浴着全身,窗外的景色總是令人如癡如醉!

5時30分東方染着微微的紅暈,從天空中緩緩展開。太陽光芒四射,被一隻神秘的大手從湖面托起。像出水的芙蓉,照亮了全世界,瞬時一切事物都披着紅衣服,紅的挺拔的樹,紅的巍峨的山,紅的房子,就連太陽身邊的雲也都變成了梨黃、蘋果紅和葡萄紫。刹那間,太陽紅得壯觀,紅得耀眼,紅得璀璨!

正午,太陽在頭頂散發着奪目的光芒,像一個嵌着金邊的大圓盤,無情地炙烤着大地,令人口幹舌燥、汗流浃背。偶爾幾陣輕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聽起來也愈發叫人心曠神怡!

日暮,西方的太陽,躲進了山丘後,隻露出半邊臉,映紅了半邊天空。雲朵五顔六色,好似是織女編織的錦緞。大雁成群結隊在高空中展翅高飛,急急匆匆地朝窠裡飛去,而勤勞的小蜜蜂卻仍在花叢中采蜜。

夕陽西下,夜幕降臨,螢火蟲在空中飛舞,像一隻隻小燈籠,當光彙聚在一起,就是一盞明燈,仿佛照亮了我的内心世界。夜深人靜之時,我望着皎白的月亮,總覺得它像是一面光滑的玉盤。突然鳴叫聲打破了甯靜,哦,原來是蟬在唱歌呢!

白天黑夜互相交替,光陰似箭,轉瞬即逝,美好的一天,就不知不覺溜走了。我希望這美景,可以永遠定格,一直伴随着我!

教師點評:

這篇文章以時間為順序,采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具體生動地描寫了窗外的所見所聞,頗有散文的味道,而由此生發的所感所悟更是寓意深遠、飽含哲理。本文運用大量的修辭手法、四字成語,使文章文采斐然、靈動活潑,是一篇難得的寫景佳作!

黃河,母親河!

教師 瞿翠珍

耳邊響起《黃河謠》熟悉的旋律“黃河的水不停地流,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遠方的親人那,聽我唱支黃河謠……”自古以來黃河就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的磅礴氣勢,海納百川,洶湧澎湃。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長河,全長5464公裡,被譽為我們的母親河。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五千多年燦爛的華夏文明,在黃河流域内孕育和源遠流長。這條河見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喜怒哀樂、興衰成敗。秦皇漢武,文韬武略;唐宗宋祖,文精武通;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有神。這些帝王帶領着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人矚目的輝煌頂峰。大陸的四大發明、唐詩、宋詞、元曲等是黃河文明中熠熠閃爍的璀璨明珠,炎黃子孫的這些發明創造不僅彰顯了中國文化的曆史,而且黃河也是以聞名于世,被古往今人寫入詩詞歌賦廣為傳頌。李白曾寫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劉禹錫也曾寫到:“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人們現在把黃河比作:“一把黃土塑成你我,靜脈是長江,動脈是黃河。”

黃河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還是我們的母親河。華夏子孫是飲着黃河水才得以延續的民族,我們的母親河賦予了華夏兒女智慧和勇敢,賦予了我們堅韌和執着的品質,賦予了我們拼搏進取的精神。生命也是一條大河,時而平靜,時而沸騰,沒有規則,沒有盡頭,永不停息地流淌,流淌于每個人的心間。生命需要陽光和雨露,需要大自然賦予它恩賜,需要從母親河中汲取力量,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

蘭州是唯一一座黃河流經的省會城市。暑假裡,我和家人去黃河邊欣賞美麗的黃河風景。黃河水是昏黃的,但它依然掙紮着一路向前,流水成沙,它卷走了多少泥沙,曾經甘甜的河水變成了混雜着泥沙的昏黃的河水。過去的黃河已成為曆史,如今的黃河将翻滾着熱血的波濤化作甯靜,成為永恒的力量,激勵無數中華兒女奮勇向前。

我懂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黃河用它的博大和寬容,包容了一切風沙,包容了一切艱辛,包容了一切淚水,包容了世間萬物。

我有幸領略了黃河的獨特魅力,我的心中也流淌着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我将順着這條河流,不斷前進,永不停止!

四年級(9)班 李泉未

“黃河的水不停地流,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遠方的親人那,聽我唱支黃河謠……”一首民謠唱出了祖國的一座城,一條中國的母親河,也是世界上一條渾濁黃泥的河,也是終年哭泣流成的河,是一條戰栗敬畏的河。

民謠是質樸的詩,民謠是樸實的、真摯的情,自然充滿着濃濃的鄉土氣息;民謠的歌詞有感而發,唱出了對家的思念,對親人的思戀,對“根”的眷念。

這首《黃河謠》來自蘭州土地,來自勞動的歌謠,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充斥的當下,也不忘傳遞民族精神的凝聚力。黃河流淌過中華大地,對所有中華兒女來說,都是“母親”,這是“唯一的”。《黃河謠》這種感情,也是“唯一的”古樸的、真摯的、美好的、流傳的,正所謂民謠是流傳下來的,而不是一時的熱度會過去的。《黃河謠》是一首打動人心的民謠,是能夠影響一代接一代人的經典,是以說《黃河謠》是民謠的流傳,而不是流行的。

《黃河謠》唱出了人們的向往,唱出了美好的憧憬,唱出了激勵人心自強不息的精神,唱出了我們祖國人民心中的自豪,我遙望黃河,大聲地唱起了《黃河謠》!

《黃河謠》是本土化的一首民謠,歌曲訴說了關于黃河的故事,聽着有一種哀傷,卻傳遞出兩代人之間的傳承,表達了對母親河的熱愛。小作者通過生動流暢的語言表達了對歌曲的真知灼見,也表達出對黃河自強不息精神的追求。行文流暢,結構安排合理,情感表達真摯。

教師 王正萍

我是地道地道的蘭州娃,生在黃河邊,長在黃河邊。記憶中的黃河像極了媽媽嘴裡常說的大家閨秀:雖未盛裝,但卻款款而來、儀态萬千。她從不在意身邊人們的來去,總是朝着太陽升起的地方日夜不休地、欣欣然地奔流着。

小時候我最喜歡和爸爸來黃河邊玩,用河邊堆積的泥沙建造隻屬于我的城堡,用幾根散落的樹枝開鑿四通八達的“運河”,然後在河道裡灌滿黃河水将我城堡裡的寶貝一個接一個運送到黃河母親的懷裡。雨後黃河邊的水窪裡還會有天大的驚喜——一條條被洪流沖上岸的小狗魚。為了得到這份驚喜,每每看到變天我和小夥伴就會坐在河邊的柳樹下等下雨,盼驚喜。但這樣的意外驚喜哪有那麼容易得到呢?失望總是有的,但我們的快樂卻從不會少,抓蝌蚪、撲蝴蝶、挖蚯蚓,黃河就像慈愛的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那麼寬容、大方的。

玩累了,一群小夥伴便會坐在河沿邊上看夕陽将黃河染成金色、染成紅色,這時的黃河像極了盛裝待嫁的新娘,嬌羞、動人又無比神秘,令人神往。

後來長大了、上學了,去河邊的時間便少了許多。又後來考上了大學,離開了這座城也離開了這條河,但總心心念念……

畢業後迫不及待地選擇回到了家鄉,回到了這個我魂牽夢萦的地方。黃河兩岸不再是我記憶中的樣子,我看到了寬闊的馬路,看到了草木林立的街邊花園,看到了一個個在河灘上挖掘開墾的孩子,也看到了伴着我的腳步徐徐流動的黃河。

如今的黃河富麗堂皇,美豔的似十七八歲的少女,兩岸不再是荒涼的河灘,百裡黃河風情線将一個個星羅棋布的景點:黃河母親、平沙落雁、水車園……穿成一條璀璨奪目的絲縧,綴在黃河母親的腰邊,無論是白日裡沿着黃河徐徐漫步,還是夜晚坐上輪渡在繁星與燈火中暢遊,都是那樣的惬意、舒服。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孕育了華夏子孫的母親河雖已不見了往日的雄渾激蕩,但她永遠都像母親一樣守護兒女的幸福,記錄曆史的變遷,默默流向遠方。

六年級(8)班 霍欣然

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一條河,一條黃色的河,一條流淌着母親般愛的河!

在我生長的蘭州,一條黃河穿城而過。古老的羊皮筏子僅僅回味着古樸的生活,兩岸來往早已架起橋梁 ,“天塹變通途”了。華燈初上 ,百裡黃河風情線上燈火輝煌,車水馬龍。

撿石頭、打水花、挖沙子、放風筝……黃河邊長大的孩子,快樂就是這麼簡單。我們看着洶湧澎湃的浪花,聽着浪拍打岸邊礁石的嘩嘩聲,感受着站在黃河岸邊從未有過的壯闊感,還有黃河從腳邊而過浩浩蕩蕩的得意感。而我最喜歡的是站在岸邊閉上眼睛,幻想着一切。有時我會想迎春花的花蕊,有時我會想夏天魚兒身上的“亮晶晶”,有時我還會想到黃河的源頭——巴顔喀拉山。

母親河,她的堅強、她的奉獻、她的犧牲、她的勇敢,深深地影響了她的孩子——蘭州。去年深秋,新一輪疫情如洪水猛獸襲來我們的城市,時間好像又一次被按下了暫停鍵。但我們從不恐慌,沒有怨言,默默承受,勇敢地盡全力自救。站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 民警消防、社群服務的叔叔阿姨們,榮民志願者們,流淌在大街小巷裡的溫暖……深深刻在我心裡。我停課了,爸爸媽媽停工了,我們一家人主動配合做核酸檢測,自覺排隊一米線,居家隔離不增添負擔。 每個人都在努力,最終把病毒趕跑了。幾個月後,當我坐在熙熙攘攘的街邊,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靜谧得像什麼沒發生過似的……

蘭州人,也會像母親黃河一樣堅韌又堅強,低低地訴說着一年又一年。

和你一樣老師也是黃河邊長大的孩子,很高興看到你對母親河深深的愛戀。幾十年的歲月變遷蘭州這座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的榮耀與感動都源于蘭州人民的勤勞與堅韌。未來可期,蘭州的明天就交給你們了。加油!

九寨溝之旅

教師 王梅芳

九寨溝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那裡景色優美,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暑假裡,我們全家一起去美麗的九寨溝遊玩。

夏日的九寨溝雨水特别多。那天一早,天就淅淅瀝瀝地下起了中雨,整個九寨溝浸在乳白色的濃霧裡,就像童話中的仙境一般。這裡的水真多呀,所到之處,不是海子,就是瀑布;這裡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綠葉和遊來遊去的小魚;這裡的水真綠啊!綠得像是一面面明亮的鏡子,染上了綠色的染料,瑰麗無比。

我們先來到“珍珠灘瀑布”。還沒走近瀑布,遠遠就聽見嘩嘩的水流聲,走近一看,隻見瀑布從五米多高的地方傾瀉下來,碰到石頭,濺起無數水珠。遠遠望去,好像是粒粒珍珠潑灑空中,“珍珠灘瀑布“由此得名。

“五彩池”是九寨溝湖泊中的精粹,是九寨溝最小而顔色最為豐富的池子。小小的池子周圍密密麻麻站滿了遊人。我站在高處往下看,隻見它的上半部呈碧藍色,下半部則呈橙紅色,左邊呈天藍色,右邊則呈橄榄綠色,真是奇妙無比。爸爸告訴我,這裡生長着水綿、輪藻、小蕨等水生植物,還生長着蘆葦、節節草、水燈芯等草本植物。這些植物所含的葉綠素深淺不同,在富含碳酸鈣質的湖水裡,能呈現出不同的顔色。更奇妙的是冬日的九寨溝冰天雪地,而隻有這個五彩斑斓的小池子卻不凍冰,讓我不禁為之驚歎!

一路上,我們還遊覽了“諾日朗瀑布”、“熊貓海”、“箭竹海”……

人們都說“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這句話真是名不虛傳呀!

美麗的官灘溝

三年級(4)班 賀琪然

官灘溝森林公園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和平鎮南部,那裡是一處原始森林,一年四季都别有一番美景。

春天的官灘溝生機勃勃,萬物複蘇,空氣中漂蕩着草香、花香,河水解凍了,叮叮咚咚地流淌着,我小心地用手伸進水溝,哇……冰冰的、涼涼的,真是舒服極了,我最喜歡躺在水溝邊那翠綠的草地上享受“陽光沐浴”。

夏天的官灘溝變成了綠色的海洋,在這片綠色的海洋上五顔六色的野花迫不及待地探出腦袋,有紅的、藍的、黃的、紫的、白的等多種多樣的花,我想如果這時候你來玩的話,美景一定會将壓力一掃而光。

秋天來了,官灘溝的樹木開始凋零了,針葉樹上下落的松針堆積得滿地都是,踩上去軟軟的,就像踩在海綿上一樣,這裡的氣溫比城市低許多,幾場雨下來,地面已經開始結冰了,來玩的人可得穿上棉衣啊,不然可會凍得你隻打哆嗦。

冬天的官灘溝白雪皚皚,寒氣逼人,小河被凍得嚴嚴實實,過去一輛貨車都沒關系。厚實的積雪已經到達10厘米以上,壓斷了樹枝,隐沒了草地,就連松針鋪的地毯也逃不過它的魔爪。

官灘溝的四季景色誘人,這裡不僅是閑暇之餘度假休閑的好地方,更是網紅打卡聖地,大家有時間一定要來體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