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在現有保險模式已經能為自己帶來豐厚利潤的情況下,誰又會願意花費金錢與精力去讓消費者獲利呢?

撰文:梁志豪

最近的特斯拉與馬斯克可謂是風光無限,得益于全球租車巨頭赫茲(Hertz)一張10萬輛Model 3的超大訂單,特斯拉的股價迎來了一波瘋漲,總市值更是突破了10000億美元,比豐田、大衆、福特、通用等11家老牌車企市值總和還要高!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而由于馬斯克的本人的資産與特斯拉的市值直接挂鈎,其個人身家也瞬間暴漲至2890億美元,成為了最新的世界首富。而特斯拉從市值1000億美元,上漲至市值10000億美元,僅僅用了21個月的時間,他們想要革燃油車的命,可真不是說着玩的。

但是在革燃油車的命以前,特斯拉先要打敗還有一個對手,那就是已經屹立多年的汽車保險。

馬斯克公開吐槽車險

在前段時間舉辦的2021年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公開表示“保險的監管過于瘋狂,它的存在就像是專門為了給人制造麻煩”,同時他還進一步表示特斯拉将會在稍後與得克薩斯州推出新型的車險。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作為新任的全球首富,馬斯克所說的每一句話肯定都是帶有目的的,你以為他隻是一時興起,頭腦發熱而吐槽車險制度?其實特斯拉早就布好了局。通過企業查詢我們可以發現,早在2020年8月份,特斯拉香港就出資5000萬悄悄成立了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可以說,在銷量已經足夠龐大、資本也已經足夠以後,特斯拉早就想把車險這塊大蛋糕也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畢竟就算是僅僅服務于自家銷售的車型,但就車險業務,每年都能夠為特斯拉帶來可觀且可持續的利潤增長點。

特斯拉車險有什麼不一樣?

傳統的汽車保險通過無數年的發展,現在的模式已經基本固化了,即便是前些時候國家出台了車險改革政策,但是對于車險行業的整體來說也并沒有發生任何質的變化。尤其是在保費方面,往往都是司機們吐槽的重災區。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而随着新能源車的普及,由于新鮮事物存在不确定性,像是特斯拉這樣的純電動車型在保費方面往往會比一般的車型高,是以關于出台新能源車專用保險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

加之傳統車險往往是根據投保車輛的出險記錄來決定未來的保費,這樣的評估方式其實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不過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這也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而特斯拉想要推出的車險則是則是一種全新的東西——UBI車險(Usage-Based Insurance)。與傳統車險通過電腦或者精算師通過分析決定保費不同,UBI車險是通過收集車輛的行駛狀态、駕駛員的駕駛風格等資訊來對保費進行“量身打造”,同時,當車輛處于停駛狀态時,保費還能按日減免返還給消費者。據了解,同樣的車與駕駛員,在理想狀态下使用UBI車險能比使用傳統車險節省高達30%的保費。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比如,張三和李四都是特斯拉Model 3的車主,大家都沒有出過險,但是張三不僅每天都開車上下班,而且還經常急加速、急變向、急刹車或者超速駕駛,反觀李四可能隻有周末才開車,而且有着良好的駕駛習慣,那在UBI保險模式之下,李四的保費可能就會比張三少許多。

而有了保費的激勵,駕駛員的駕駛習慣也能受到無形的限制,這對于車輛出險率的降低無疑又能起到進一步的促進作用。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雖然說像特斯拉這種智能化電動車對于駕駛習慣的監控要更加容易一些,但是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想要實作UBI車險其實也并不難。早在此前就有美國的車險品牌推出了類似的保險,通過OBD接口監控使用者在半年内的駕駛習慣,并為後續保費更新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

國内推動阻力大

不過,有想法固然是好,而且這種全新的車險形式對于廣大駕駛員來說都是一大福音,但是對于特斯拉來說,想要真正推動UBI保險在國内的落地似乎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資質這個大問題以外,在獲得了駕駛員資料以後,如何通過科學有效地分析來判定駕駛員的技術也是一個難題。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其次,大量的駕駛員資料落入到特斯拉手中,也會引發公衆乃至國家對安全以及隐私的擔憂。是以,我認為在短期以内特斯拉恐怕很難在中國市場推行自家的UBI車險。而對于傳統保險行業來說,他們也顯然缺乏轉向UBI車險的動力,畢竟在現有保險模式已經能為自己帶來豐厚利潤的情況下,誰又會願意花費金錢與精力去讓消費者獲利呢?

特斯拉入局車險?不僅要革燃油車的命,還要革車險的命!

今日話題

現在保險該改革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