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台上,一塊白布,光影迷離;台後,幾雙巧手,操縱影偶。數段唱腔,盈尺之間上演悲歡離合——這就是皮影。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皮影被譽為最早的卡通、電影的鼻祖。經考證,皮影戲始于漢,興于唐,盛于宋。人們熟知北京皮影陝西皮影,其實廣東也有皮影戲。皮影分北路、南路,陸豐皮影是南路的唯一遺存。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陸豐皮影戲《八仙賀壽》

陸豐皮影的牛皮比北方厚,影偶偏大,五官輪廓分明,關節靈活,眼睛能轉動,口可開合。因為影偶大,關節多,經常需要兩人同時操縱一個影偶,默契配合尤為重要。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陸豐皮影精美華麗,在暖黃的燈光下,影畫如年畫,富有人情味。影皮是透明的,人物臉色紅潤,水袖輕盈,在燈影下,影人呈半透明,連水袖的質感都看得出來。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皮影的制作複雜而美妙,包括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镂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手工雕刻3000餘刀。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明清年代,陸豐皮影演出的劇目很豐富,可以連續七十多天不重複。解放前是皮影戲的黃金時代,民間戲班每年演出200多場。如今傳統的皮影雕刻工藝在陸豐幾乎失傳,原汁原味的打擊樂隊被音樂錄音代替,這門手藝的傳承談何容易?陸豐唱、演俱佳的皮影藝人越來越少了。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裝成千古化身,總是堅心煉就;演出一場關目,無非巧手得來。”少了堅心巧手,剝離了影匠喉嗓的賦魂,那固定的面孔便無法顯出萬千情感。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經典劇目《哭塔》

在娛樂大爆炸年代,各種新的消遣方式接踵而來,還有多少人觀看皮影戲?還有誰願意學皮影呢?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在陸豐還有一群皮影藝人,一直堅持着,把這古老的民間藝術傳承下去。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陸豐皮影劇團不斷吸收年輕學徒,很多人成為劇團的中堅力量。組織體驗課,讓小朋友感受皮影的魅力。劇團還不斷走出陸豐,到珠三角地區演出。13年底,陸豐皮影戲應邀在香港迪士尼駐場演出,用皮影表演迪士尼動畫形象,皮影與卡通片的結合大獲好評。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陸豐皮影戲丨遠去的光影能否再點亮?

(來源:發現城市之美)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