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藝術裝置“綠馬”亮相番禺區四海城

1月25日晚,“綠馬迎新·公共藝術啟動儀式”在番禺區四海城舉行。由著名數字藝術家張周捷創作的《綠馬》系列數字藝術雕塑亮相四海城山頂公園。

數字藝術裝置“綠馬”亮相番禺區四海城

活動現場。

數字藝術裝置“綠馬”亮相番禺區四海城

《綠馬》

坐落在山頂公園的金屬制“綠馬”高7米,使用特殊切割工藝“可展曲面”切割拼接制作。當晚,藝術家張周捷、曹丹,著名詩人黃禮孩、主持人仲思等嘉賓出席活動,一起将這匹金屬馬以綠色的燈光點亮。

數字藝術裝置“綠馬”亮相番禺區四海城

張周捷(中)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綠馬迎新”是本次活動的主題:“綠色有着希望、自然、環保、生機等豐富含義。在當下,‘綠馬’是對‘綠碼’的一種借喻,是對健康、生命與自由的渴望和守護。”

數字藝術裝置“綠馬”亮相番禺區四海城

《光線穿梭》

除了山頂公園的《綠馬》,張周捷還為四海城創作了橫跨天橋的《光線穿梭》等大型數字藝術裝置作品。

張周捷介紹,落地四海城的系列數字藝術裝置從體量和規模來說,都是廣東地區前所未有的。“很多人對‘數字雕塑’比較陌生,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先編寫程式,通過不同算法的疊加生成‘模型’,像折紙一樣将平面變立體,再使用相比對的材料制作。《光線穿梭》是使用不鏽鋼制作的,仔細看其每一個面、每個角度都是不同的。”

張周捷認為,數字語境中的事物也可以像自然界萬物一樣生長變化,而他的創作是尋找其中的原理和迹象:“我覺得藝術不僅屬于自然、人類,也可以屬于科技、屬于算法的世界,而兩者的碰撞是我感興趣的。”

數字藝術裝置“綠馬”亮相番禺區四海城

現場音樂表演。

數字藝術裝置“綠馬”亮相番禺區四海城

現場現代舞表演。

談及公共藝術,張周捷表示,“公共藝術”因其所處的空間和面對的群體而具有特殊性,它屬于藝術家、屬于“甲方”,也屬于大衆,是以藝術家需要在平衡三者訴求的前提下也作出突破,為大家帶來更符合現代生活又具有藝術性的作品。

當天到場的藝術家曹丹也是四海城藝術裝置的作者之一。曹丹表示,身處後疫情時代,人們開始注重疫情對生活的影響,而說起“綠馬”,就不禁讓人聯想到“綠碼”,希望這是一個美好的寓意。

數字藝術裝置“綠馬”亮相番禺區四海城

仲思朗誦黃禮孩創作的詩歌《馬的天堂》。

著名詩人、國家一級作家黃禮孩總結,“綠馬”與當下人人出行需要的“綠碼”諧音,是一種城市精神在當下的連結。“詩人海子寫過一首詩歌《以夢為馬》,在當下,每一個人都需要滿懷對未來的希望,像馬一樣奔騰。”

【記者】關雨晴

【圖檔】主辦方提供

【作者】 關雨晴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