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地方兩會|多地兩會委員關注人工智能,産業“藍海期”該如何發展?

(記者 陳洲)近期,在全國各地的兩會上,安徽省、河南省、江蘇省等多位委員都對人工智能的發展表示關切,其中提到:緊密與企業實際結合、加強行業資料層開發、規避重複建設、加大成果轉化力度等等相關建議。另外,據《甘肅晨報》報道,在今年甘肅省兩會的多項選舉和表決議程中,還應用了人工智能領域高速機器視覺與智能分析技術。

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進階工程師金夏夏表示,目前全國各地都在加速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但是,人工智能産業目前還處于“藍海期”,未來的發展方向、技術實作方式等相關問題依舊值得業内思考。

聚焦地方兩會|多地兩會委員關注人工智能,産業“藍海期”該如何發展?

人工智能領域受到多地兩會委員關注

提到人工智能的大力發展,要從2020年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确将智能計算中心納入算力基礎設施範疇一事說起,随後,各地政府、企業開始大力推動智能計算中心的落地。在近期各地舉行的“兩會”中,政協委員們也紛紛給人工智能發展出謀獻策。

安徽省政協委員盧立新認為,要從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産業脫穎而出,需要在政策支援方面進一步完善。應避免省内地市間定位雷同、重複建設。

河南省政協委員連政表示,人工智能産業雖然發展很快,但仍然處于早期或中期階段。建議:一是更緊密地與企業實際應用需求相結合。二是加強進階資料分析層面的開發投入。

江蘇省政協委員、蘇州大學特聘教授陳建立提出,期待進一步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援力度,同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先進技術,早篩早診,提高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效率與覆寫率,推動大陸眼健康事業進入了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營運商持續注力人工智能發展

作為5G領域的引路者,電信營運商們自然不會放棄參與人工智能産業的機會。

中國電信方面,先是在去年12月,與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舉行戰略合作簽約,開展科技創新合作、推進科研成果共享以及人才培養。随後又聯合亞信科技、清華大學智能産業研究院(AIR)、中國移動、Intel聯合釋出《通信人工智能賦能自智網絡白皮書》。

中國聯通方面,近日也攜手産業合作夥伴共同釋出了《中國聯通5G校園專網應用白皮書》,将結合人工智能、大資料、物聯網以及虛拟現實等技術催生更多的5G應用場景。

中國移動方面,在去年的11月,也釋出了《中國移動算力網絡白皮書》中把“人工智能”放在算力網絡的八大核心要素的首位,将通過算、網、數、智等多原子的靈活組合,實作一體化服務。

推進人工智能發展需把握人才要素

人工智能領域在大衆眼裡還是較為陌生和科幻的。正如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的高文院士所言:目前該産業還是一位少年,至少還有10年到20年左右的藍海期,機遇可期。

聚焦地方兩會|多地兩會委員關注人工智能,産業“藍海期”該如何發展?

目前,各行業都在朝着“人工智能”方向轉型,然而,完善産業拼圖,還需多方面的努力。其一,需積極布局新興領域,如語音識别、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自動駕駛、無人機、傳感器等。其二,以人工智能推動傳統産業轉型更新,形成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慧金融、智慧交通等。其三,人才是第一要素,突出人才優先,才能更好地賦智相關領域。其四,作為5G網絡的提供商,電信營運商更需全力發展算力網絡,加大智能雲網的覆寫率,給足數字社會充足的“大腦”。

繼續閱讀